
近日,“我的书屋我的梦 点亮阅读微心愿”暨“石榴籽计划”贵州公益行活动在安顺市、贞丰县、榕江县、遵义市等地启动。跟随“石榴籽计划”的步伐,贵州各地掀起一阵少年儿童阅读与文化传承的热潮。
“石榴籽计划”发起人、央视主持人海霞
“石榴籽计划”于2016年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海霞发起实施,其名字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共同成长,主要聚焦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推广标准普通话,为当地幼儿园、小学提供丰富图书、智慧教室以及有声读物等资源。
此次贵州行,“石榴籽计划”发起人、央视主持人海霞带领“石榴籽计划”贵州公益行团队以名师课堂、情景阅读、图书捐赠等形式助力贵州少年儿童阅读推广。
海霞与安顺市平坝区天龙中心小学学生互动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9月9日下午,贞丰县花江村,一棵有520年历史的大树下,传来了琅琅读书声。这是贞丰县云盘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朗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阅读不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还在田野之上,在山川之间,还在这棵大树下,一个为孩子们建立的报刊亭里。
海霞与半禾共作耕读社的孩子们在大树下一起朗读课文
“这个项目叫半禾共作耕读社,由报刊亭、耕读学堂、百草园、生态农场、农耕稻作博物馆和‘山孩子’编辑部六个主题空间组成。”半禾共作耕读社馆长王定芳告诉记者,自6月项目落地后,这个由老旧闲置房屋改造而成的半禾共作耕读社便成了当地孩子学习成长的乐园。
“孩子们很喜欢来这里读书,也很喜欢在这里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在农场观察作物,体验农趣。”王定芳说,目前,半禾报刊亭共有1800余册书籍,涵盖儿童读物、文学、自然科学等多个种类,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助力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半禾共作耕读社还邀请了省内外专家学者来到耕读学堂,为孩子们上了《火柴棒里的数学探索》《食物塑造我们的生活》《“人类学”是什么》等16节生动丰富的兴趣课。
海霞(左)与贵州省交勘院总工程师杨健(右)为半禾共作耕读社的孩子们上课
刚过去的暑假期间,半禾共作耕读社带着孩子们到附近的小花江村、花江峡谷大桥、李晓炎故居等地,引导孩子们将听到的故事写成一篇篇文章。
“这些文章都将收入半禾共作耕读社的第一本杂志书《欢迎来到花江村》当中。”王定芳说,半禾共作耕读社让孩子们在阅读、农耕、写作的过程中,眼界变得越来越开阔。试运营3个月以来,半禾共作耕读社服务了周边村寨少年儿童3000余人次,让清雅书香与人文光芒照亮贞丰山野。
海霞与孩子们体验蜡染技艺
行程中,贵州各地的孩子们为“石榴籽计划”一行表演安顺地戏剧目《三英战吕布》,展示源于明初的屯堡妇女服装凤阳汉装,制作贵州蜡染,讲述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过程……说起贵州的民族文化,他们头头是道,聊起贵州新时代的发展成就,他们如数家珍。
最是书香能致远。文化涵养藏在一代代人通过阅读实现的认知跃迁中。而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也正来自于阅读春风化雨般的力量。
海霞为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的学生阅读绘本
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副校长任启先告诉记者,为了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该校定期举办班级读书分享会、年级读书分享会和校级读书分享会,同时组织教师开展阅读课文教研活动。
“学校里充满趣味的课文实践活动让我愈发热爱学习,还逐渐培养了我阅读的习惯。”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学生文雅晴说。
海霞代表“石榴籽计划”向安顺市西秀区旧州小学捐赠书籍
2023年,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建设校园书屋,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营造阅读氛围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让孩子们从阅读中收获知识,越来越自信了。”任启先说,目前该书屋共有图书3600余册。
为了进一步充实贵州各小学图书资源储备,为学生打造优质的阅读环境,“石榴籽计划”一行向安顺市平坝区天龙中心小学、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及遵义市播州区花茂小学捐赠“小石榴书屋”3个,书籍6000册。
海霞与榕江县的孩子们在“村超”赛场上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9月12日,“我的书屋我的梦 点亮阅读微心愿”暨“石榴籽计划”贵州公益行活动在贵州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深入遵义、安顺、黔东南、黔西南等市(州),通过捐赠精品图书、新建“小石榴书屋”、开展阅读分享等活动精准实现2000余名孩子的“阅读微心愿”,将全民阅读的春风送到田间地头。
同时,活动巧妙地将“书香高原”的文化建设与促进民族团结的“石榴籽”精神相融合,组织志愿者与孩子们共读民族故事、分享阅读快乐,不仅用书香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更在孩子们心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