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台上演英雄,台下学英雄”,这堂党史课不一般

综合广播
1622886000

从黄昏到深夜再到清晨,以六个时间点的六个故事再现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63号晚,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孙丽英导演,贵州师范大学师生共同演绎的经典红色歌剧《党的女儿》在贵州师范大学展演,以歌剧艺术的形式将党史教育、思政教育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在探索有深度、有温度的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新尝试。

《党的女儿》全体演员

剧中反派人物马家辉

三位主角七叔公、田玉梅、桂英

1935年江西杜鹃坡,女共产党员田玉梅与七叔公、桂英等人,智斗叛徒马家辉,最终协助游击队战胜敌对势力。贵州师范大学师生共同演绎的红色经典歌剧,通过六场故事共计2个多小时,再现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期间的红色革命场景。

那种时期,党组织都找不到了,最后剩下三个人。然后就说你来当组长,另一个说我从来没做过领导,他说现在你就是我们的领导了。马上就举手宣誓(哽咽声),然后就开始:‘你看那天边······’就把这句唱出来了。在那种时期,找到组织他们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刘媛

讲到歌剧中的这个片段,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刘媛仍眼含热泪。为了让这部经典重现,他们专门请来了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孙丽英作为本次歌剧的导演。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复排《党的女儿》,孙丽英说,演员大部分都是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来给同学们创造了舞台表演机会,另外为了让广大师生能更加地入眼入心,在视觉上还进行了创新。

年轻人看了很多电视所给他们的一些东西,他们需要新鲜的刺激的,我们借用了现代手法进行了一次舞台地实践。现代的创作手法和过去的舞台剧结合,把当时所处的环境用大屏给描述出来,整个画面非常好,也非常清晰。

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孙丽英

触动人心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剧情。歌剧从第一场黄昏·杜鹃坡村外,到最后一场清晨·杜鹃岭,观看表演的贵州师范大学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李春陶深受鼓舞。

台上演英雄,台下学英雄。我会坚定理想信念,向先进的榜样看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执着的信念、过硬的本领、丰富的知识,努力走好新时代属于青年人的长征路,勇担时代使命,在不懈奋斗中书写青春年华。

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李春陶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照惠说,将艺术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用艺术作品讲好党的故事,探索出一条有深度、有温度的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是贵州师范大学的又一次新尝试,也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努力的方向。

这种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让师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战斗历程,用师生们看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让红色精神沁入师生的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磅礴力量,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党史,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引领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记者

陈艳

编辑

龙静宜

责编

赵朝亮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