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贵州还能做什么?丨动静智库

动静原创
174557574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社会财富。近年来,贵州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协同并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贵州在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过程中,仍有诸多潜力可挖、诸多工作可做。

一、贵州的生态优势概况

贵州是中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溶洞、天坑、地下河等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这里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信息显示,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06年的39.93%提升至2024年的63.3%。同时,贵州省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还有众多湖泊和水库,如红枫湖、百花湖等。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境内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如梵净山、茂兰自然保护区等。

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发展现状

(一)大数据产业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贵州成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理想之地。苹果、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数据中心纷纷落户贵州,贵州的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列。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贵州带来了经济上的快速增长,也进一步凸显了贵州生态优势在吸引高科技产业方面的独特魅力。

(二)旅游产业

贵州的绿水青山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有142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贵州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生态农业

贵州依托土地类型多样、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等生态优势,大力推动特色山地农业、休闲农业、特色民宿和乡村康养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茶叶、辣椒、刺梨等种植规模全国第一,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00个。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三、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进一步探索

(一)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首先,建立第三方生态认证评价机制。加快建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生态认证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这有助于提升贵州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消费者更加信任贵州的生态产品。其次,丰富生态产品矩阵。探索推动生态产品与康养、体育、教育等产业有机融合,不断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的产品体系。例如,可以开发以生态产品为主题的康养旅游、户外探险等项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第三,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和机制。探索构建覆盖各市(州)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的评估机制。这有助于准确衡量生态产品的价值,为生态产品的交易和流通提供科学依据。

(二)拓展生态产品品牌和市场渠道

首先,擦亮生态产品品牌。继续擦亮贵州生态产品品牌,将生态产品相关产业与休闲、乡村和森林康养旅游等整合开发,科学布局建设田园综合体、旅游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形成立体的生态产品体系。其次,打造区域生态品牌集群。加快以生态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搭建政府引导下的管理和运营平台,为生态产品对接市场需求、实现价值转化提供渠道。例如,可以举办生态产品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提高贵州生态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挖掘生态产品文化内涵。推动生态产品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结合,挖掘宣传相关文化元素,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将这些元素融入生态产品中,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生态文化产品。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首先,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聚焦重要生态环境要素,完善生态保护分类补偿制度。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生态保护区域合作。完善区域内常规性联合检查机制、污染防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生态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第三,推进石漠化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贵州作为石漠化严重地区,应继续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减少石漠化面积。同时,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保护贵州的宝贵土地资源。

(四)推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首先,强化政策支持。从省级层面出台更多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这有助于降低绿色产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其次,推动平台建设。共同推进各类绿色产业研究院、检测中心、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例如,可以建立绿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第三,丰富绿色产品业态。发展“生态+农文旅”等特色产业模式,不断拓展绿色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例如,可以开发以生态产品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第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机构对现有“碳汇”核算标准予以认定,健全绿色产业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完善绿色产业“碳汇”交易制度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搭建省级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平台,扩大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购买绿色产业碳票,促进绿色产业“碳汇”产品尽快实现交易。

总之,生态优势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过程中,贵州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贵州仍需继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生态产品品牌和市场渠道、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贵州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生态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邵婧博,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教师)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动静智库专题页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动静智库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辑

周黔

责编

何天洋

编排

飞宇

编审

罗阳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