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4500亩茶园迎来春茶采摘,金黄色的黄金芽和嫩绿的白茶交相辉映,成为春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采茶工人穿梭在茶园里,忙碌采摘新茶。
“这个芽头算比较标准的,标准芽头是我们炒茶、制茶和卖好价钱的一个基础。如果在前期采茶采不好,下一步炒茶就炒不出好品质、好品相的茶叶。所以采茶这个环节很关键。”正在为工人讲解采茶技巧的是对门山村第一书记陈勇,随着春茶采摘季的到来,他每天都要到茶园里指导工人采摘茶叶,确保春茶品质好、价钱高。
“乡村要振兴产业肯定得先行,对门山村经过5年多的持续努力,基本上形成我们自己的产业体系,形成长短互补的产业体系,长线产业就是我们茶产业,从2017年的100多亩到现在的4500多亩,覆盖家家户户,包含村集体,短平快产业是坝区蔬菜+烤烟轮作模式产业。”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第一书记陈勇说。
“以前要出门去打工,现在我们村里的茶叶发展很好,在家门口采茶,可以照顾小孩子,又可以照顾老人,一天务工能收入80到100块钱。”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村民龙昆英说。
对门山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土壤为酸性适中的黄土,特别适宜发展茶叶种植,出产的茶叶香鲜浓郁、回味甘甜,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对门山村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叶、蔬菜“一长一短两片叶”两大主导产业,村民李玉琛依靠种植茶叶实现增收致富,不仅自家产业发展起来,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如今,她对茶产业充满了信心。
“我是对门山村种植户,我种了176亩白茶和黄金芽,这两天正是春茶采摘期,用工一天是100人至200人,我们茶叶一亩可以产30斤干茶,主要是销往浙江、福建、上海,今年行情比较可以,我们收入预计在200万元。”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茶农李玉琛说。
目前,对门山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4500亩,其中:黄金芽2000亩、白茶2500亩。通过政府引导并提供技术支撑和市场保障,茶农自行种植管护,切实提高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乡村产业振兴夯实了产业基础。
“带动老百姓增收是有账可算的,现在管护好的黄金芽基地,每亩老百姓收益亩产值达到13000元,我们也正在做品牌,成立了村级茶产业平台公司贞兮茶业,对我们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以及现在乡村振兴是个很好的支撑。”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第一书记陈勇说。
记者:汪贵宝
编辑:卢梓和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