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人生若只如初见”,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想想看,多少友情爱情,开头都甜得像蜜糖,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可日子久了,那份热乎劲儿怎么就淡了呢?守住一份情,得像养一盆花,天天浇水;可要毁掉它,有时候一句话不说就够了。
感情变淡,是不是常常从“不联系”开始的?我以前有个特别好的同事,好到什么程度?下了班就一起扫街,哪家新开了馆子,哪家奶茶好喝,门儿清!她离职的时候,我最舍不得,感觉像丢了半个魂儿。
可这一分开,真就变了味儿。群里聊的热梗看不懂了,她吐槽的同事我也不认识了。以前发信息想都不用想,现在呢?发条“在干嘛”都得琢磨半天,怕打扰她,也怕没话接。问起近况,永远是“嗯嗯”“还行”“老样子”。一次两次还行,次次都这样,那点儿想聊天的热乎劲儿,就像被泼了冷水,慢慢地,也就不想主动了,最后彻底安静了。
不是说心冷了捂不热,但再烫的心,也架不住一直放凉水里泡着啊!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老被晾着。很多时候,两个人走着走着就散了,真不是谁故意,可能就是你不联系,我也不主动,那条沟通的小路,慢慢就长满了草,再也走不通了。不想留这遗憾?简单,常联系,多聊聊,别让那份惦记凉了。
还有人说“谁认真谁就输了”,这话听着真别扭。感情又不是打仗,哪来什么输赢?两个人相处,你进我退,我退你进,太正常了。但记住,“进”不是咄咄逼人,“退”也不是认怂逃跑。那是一种默契,是互相体谅,是给彼此留点空间,也是给这份情谊加个保护罩。
想起朋友小敏的故事。她有个铁瓷闺蜜,好到连以后结婚都想一块办酒席那种。有一天小敏业绩超额完成,乐颠颠地跑去跟闺蜜分享,谁知道闺蜜刚因为考核没过丢了奖金,正郁闷着呢。小敏想安慰她,拍拍肩膀说:“多大点事!走,姐请你吃顿好的去!”结果闺蜜一把甩开她的手:“又不是你丢脸!你懂什么!”小敏当时就懵了,看着她气呼呼走掉,心里特委屈:“又不是我害的,冲我发什么火啊?”结果呢?一个拉不下脸道歉,一个抹不开面子联系。好好的姐妹情,就这么一点点凉了,最后成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回头想想,多大点事儿啊!至于吗?说白了,就是谁也不愿意在那点“面子”上退一步,觉得先低头就“输”了。可感情里哪有什么输赢?想让关系长久,有时候真得学着“软”一点,尤其在亲近的人面前。有句话说得好:“相爱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功夫去抱怨指责?”比起表面的客气,心底那份理解和包容,才是最暖的。
要是真闹别扭了,只要心里还有对方,就别犟着。主动点,破个冰,那点小疙瘩,说开了也就化了。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抱怨:“唉,我怎么就交不到知心朋友呢?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打个比方吧:有一回晚上你给我打电话,我没接到,第二天你就质问我是不是不把你当朋友;你男朋友接你下班迟到三分钟,你就怀疑他变心了;你爸妈关心你钱够不够花,你觉得他们是来要钱的……换做是你,愿意和这样整天被怀疑的人掏心窝子吗?”她听完,愣了半天,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真的,最扎心的往往不是外人的算计,而是身边人无休止的猜忌和怀疑。信任其实挺简单的,快乐也没那么难找。就是有时候我们太“玻璃心”,对越亲的人要求越高,老怕自己吃亏,结果弄得大家都累。反过来想想,要是你真心实意对别人,对方却老是疑神疑鬼试探你,你累不累?
说到底,信任才是感情的基石。有了它,那份“珍惜”才算落到实处。人这一辈子啊,能遇到投缘的人不容易,每一份情谊都像宝贝,都得用心捧着。
很多缘分,错过了,就真的回不去了。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卖。所以啊,趁还来得及,好好握住身边那些值得珍惜的人吧。常联系,别让情分淡了;多包容,别为小事伤了和气;给点信任,别让猜忌寒了人心。毕竟,暖乎乎的感情,才是最难得的烟火气。
摄影/撰文: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