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红茶产量,为什么能做到全国第一?

动静原创
1756457100
动静原创

一开始,我还以为走错了会场。贵州不是搞绿茶的吗?怎么突然召开红茶大会呢?真的是想不到,原来,贵州红茶早就悄悄的搞到了中国红茶的第一方阵。去年,中国红茶大会公布的信息,贵州红茶产量居然是全国第一。

而事实上,贵州原本就是红茶的主要产地,后来大面积生产绿茶竟然是被逼出来的。

早在清朝时期,贵州茶叶就已经是皇家贡品,乾隆内务府档案中的“黔红”指的就是贵州红茶。

在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红茶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1939年,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上第一个茶叶科研、生产和推广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到贵州湄潭,并在第二年搞出了一款名叫“湄红”的茶叶,这是贵州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红茶,贵州也成为大后方最重要的红茶生产基地。

不要瞧不起这小小的茶叶啊!在“茶叶换军火”的特殊政策下,贵州红茶以“湄红”为主要品牌,被列为战略物资,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输往国际市场,为抗战换取宝贵的外汇和军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换取宝贵的外汇,国家将红茶列为重点出口物资。当时,贵州是全国重要的红碎茶基地之一,是共和国出口创汇的“金色名片”,湄潭县也成为“八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

这样看来,贵州一直是生产红茶的地方。那是什么原因,后来又大面积去搞绿茶呢?

变化要从1992 年说起,随着国家外贸体制改革,统购统销体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大宗原料出口为导向的贵州红茶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卖不出去了。为了应对危机,贵州茶业才有了“由红改绿”的战略调整,大规模转向绿茶生产。

当然,大家都看到了,贵州绿茶的发展成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这些品牌都是响当当的,贵州茶园面积也发展到700万亩,位居全国前列。

但是,在发展绿茶的过程中,贵州也没有完全放弃红茶,一直都在生产,只是名气不大。直到2008 年前后,贵州搞出了一款高端红茶 “遵义红” ,一炮打响。后来,红茶巨头“正山堂”依托贵州普安的古茶树,打造的“普安红”成为明星产品。

再到后来,就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形成了黔北的湄潭、凤冈,黔西北的纳雍、金沙,黔中的贵阳、贵定,黔东南的黎平、雷山,黔西南的普安、晴隆、贞丰、望谟,都有不错的红茶产品,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7号发布的《贵州红茶发展报告》提到:2024年,贵州有红茶加工厂287 家,红茶总产量达9.3 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总产值达50 亿元。出口额1.5 亿美元。值得一说的是:贵州红茶出口均价也是全国第一。

当前,贵州正在重点打造肉牛、茶叶、辣椒等千亿级产业,据说2024年贵州茶产业产值已经达到900亿左右,有望成为第一个破千亿的农业产业。

记者

王玺 阮博文 王婧玲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刘志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