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贵州共有757个村寨先后列入国家前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占全国总量的9.3%,数量居全国前列。
据介绍,今年是《贵州省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五年来,贵州省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法治保障等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
2020至2024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荔波县、石阡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被列入全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示范县,合计实施各类项目936个,投入资金11.7亿元。目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国家实地评估验收。
近年来,贵州统筹各方力量,遴选并打造完成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黄果树旅游区等10个传统村落集聚区,并推出了十条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叶栋槺表示,贵州将不断探索“村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助力”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历史文化名村、红色美丽村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下一步,将以“1+4+10”(1个国家示范州、4个国家示范县、10个省级集聚区)为重点,推动贵州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