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丨从“千年侗歌”到“一寨风景”:黎平县肇兴侗寨以文塑旅踏歌而行

动静原创
174419598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黎平肇兴侗寨考察时指出,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肇兴侗寨始建于北宋,被誉为“侗乡第一寨”,当地依托传统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深挖民族文化富矿塑造特色品牌,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让千年古寨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清明假期 上万游客奔赴肇兴侗寨感受非遗魅力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肇兴侗寨迎来了旅游热潮,共接待游客10442人次,同比增长35.47%。游客从四面八方奔赴古寨,为的就是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北京游客 王姝

北京游客王姝告诉记者:“侗族大歌我很喜欢,没有一些复杂的和弦和伴奏,都是人自己和声来唱的,声音比较淳朴自然。”

云南游客 李欣

云南游客李欣在肇兴侗寨旅拍,她告诉记者:“拍一个最原生态的侗族服饰,这套服饰我觉得非常活泼可爱,云肩很漂亮,传统的一些刺绣钩针的图样时尚元素也拉满。”

广东游客 付士宇

“这次来的目的就是看一下村子里面的建筑群,感觉挺震撼的,古代的工匠榫卯结构确实是挺厉害的,觉得这个地方还会再来的。”广东游客付士宇说到。

侗族音乐 依托乡村旅游得到更好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二十多天前,村民们身着盛装,在寨门口唱起侗族大歌欢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复调音乐,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侗族大歌通过与游戏、国产漫画等文化产品相结合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 陆艳玉

“以前我们都借用一些节日文化,或者闲暇的时间自己唱唱。现在靠着我们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蛮喜欢我们这一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我就召集我们村寨里面爱唱歌的村民组成布谷催春的侗歌队,把侗族大歌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陆艳玉介绍到。

现在,有35位村民加入了陆艳玉的侗歌队,他们白天经商务农,晚上则聚在鼓楼演出,按售票分红。

侗歌队里,还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它以侗族乐器琵琶伴奏而得名,这些乐器就产自肇兴侗寨的这个工作室。2017年,在外工作的陆东辉,看中肇兴旅游发展的机遇,选择返乡从事民族乐器制作。

黔东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乐器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陆东辉

“结合现代的一些西洋乐器的制作工艺,经过改良之后,它的音色、音质、音准会更好,变得音域很宽,可以演奏多种类的歌曲。”黔东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乐器制作代表性传承人陆东辉告诉记者:“座谈的时候,我就跟总书记说到去年的收入的时候,他也非常认可,说要继续发扬我们民族文化,继续把它传承好,更有信心把我们侗族乐器进一步进行推广。”

侗族建筑 榫卯之间的独特建筑艺术

鼓楼作为侗寨的标志性建筑,肇兴侗寨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鼓楼群,鼓楼与风雨桥、吊脚楼共同形成了侗族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陆德怀

“鼓楼、风雨桥都是木构建筑,也是侗族人民的骄傲。因为它有榫卯结构和穿斗式结构。鼓楼下面都有16根柱石落地,中间4根代表一年四季,外围12根代表12个月,上面雷公柱是代表1年,那些花格像侗家姑娘穿的衣裳,也有我们侗族的历史文化内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陆德怀介绍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水务局派驻肇兴村第一书记 徐信基

“总书记强调,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要加强系统性保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水务局派驻肇兴村第一书记徐信基告诉记者:“这些传统建筑是我们侗寨的文化象征,也是旅游的一大吸引力,接下来,我们要坚守在保护中开发,建立侗族木结构技艺传习所,通过政策支持传承人权益,共同守护好我们传统村落的文化瑰宝。”

蜡染绚丽 工艺创新让产品更多彩

在肇兴侗寨,随处可见蓝白相间的蜡染之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走进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观看蜡染工艺流程,对蜡染合作社坚持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运营理念给予肯定。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靛靛染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陆勇妹

“总书记来到我们这里就和工作人员聊起来,你们在做蜡染,只能染蓝色吗?有没有自己的品牌?问得非常详细,都是这10多年来我们在发展产业和传承非遗遇到的难题。”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靛靛染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陆勇妹告诉记者:“我们根据顾客的反响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地尝试用其它的植物染料,做了很多的彩色,丰富产品,让我们的品牌做得更好。”

以文塑旅 千年侗寨焕发新光彩

深挖历史沉淀的民族风情和传统工艺,肇兴侗寨从千年古寨发展成热门旅游目的地,去年肇兴侗寨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

肇兴文旅集团副总经理 祝明珠

肇兴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祝明珠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以非遗传承的侗族大歌——“村歌”为品牌,把我们古朴的非遗融入新的时尚内容,让游客能参与到民俗文化当中来,有体验感,打造我们肇兴的旅游品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黎平县委书记 王春雷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对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我们保护传承好民族文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走出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新路指明了前进方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黎平县委书记王春雷告诉记者,黎平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发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将谷雨节、芦笙节、侗年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打造成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

实习生杨秀云对此文亦有贡献

记者

田婷婷 谢鑫

编辑

杨云婷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