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春日四月天来过贵州的长辈们,头像往往不再“知足常乐”“淡泊平静”,而是变成一朵或热烈似火,或清新秀丽的贵州“省花”——杜鹃!
大片大片点染贵州春山的杜鹃,是贵州植物物种的典型标志,向有贵州“省花”之誉。中国杜鹃花景的“天花板”百里杜鹃景区从3月23日开园起至4月16日,“打卡”人数超过一百二十万,简直成为了全国各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的流量密码。
网上爆火的“喊话小哥” “在线引导”百里杜鹃景区的人群。 视频来源/黔旅视线
如今,这里的拍照镜头密度,远高于花海密度。放眼望去,每棵杜鹃树下,可能都站着几位举着丝巾的阿姨,摄影师们举着“长枪短炮”,只听得园区一片“咔嚓”之声。有哪位妈妈能拒绝把头像换成“人比花娇”的春日限定打卡照呢?仿佛朋友圈的九宫格不拼满杜鹃花海,就输掉了退休生活的岁月静好。
春日,最适合在百里杜鹃景区拍照打卡。摄影/梁文
看花之外,贵州人早已把这里打造成一座山地主题公园:白天坐观景直升机,开山地越野车,探瀑观鸟、上天入地;晚上吃着烙锅看“花仙子巡游”,听路边音乐会……贵州人超前的精神状态,正将看一场“省花”,变成了一场狂欢节。
花仙子巡游、路边音乐节、打铁花…… 百里杜鹃景区的春日狂欢。 摄影/罗大富
百里杜鹃景区?
不,是7岁-70岁都可爽玩的
山地主题公园
第一次来到百里杜鹃景区的人,往往会眼花缭乱。这并不只是因为如同波浪一般席卷而上的滔滔花海,更是因为,百里杜鹃景区实在太、太、太大了!
百里杜鹃景区,一眼望不尽。 摄影/燕江涛
毕竟,毕节百里杜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林,核心花区可达125.8平方公里,大小约等于175个故宫,宽1-2公里,乃是一条地球上绝无仅有的杜鹃花带。
这里的景点名同样精彩,什么五彩路、马缨林、锦鸡箐、数花峰……一个个地名看上去都值得探索。那么,要想在一场朋友圈的花景战争里拔得头筹,面对偌大的百里杜鹃景区,如何选择目的地便变成了难题。
百里杜鹃景区,观景台上人挤人。 摄影/燕江涛
五彩路、数花峰、马缨林——
谁,才是百里杜鹃的流量之王?
百里杜鹃是一场世界级的春花盛宴,这场盛宴的“必吃榜”第一名,毫无疑问便是普底景区。
走上五彩路这条杜鹃大道,一种种杜鹃淡粉、嫩黄、艳红、亮白相间,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匠心“穿搭推荐”——阿姨们举着丝巾,披着碎花披肩,墨镜更是核心道具,争相与杜鹃之繁丽一决高下。等爬到数花峰的观景台,此处抢机位激烈程度,远超广场舞现场。在这处景区制高点,大可观看绿野之上的百花仙踪,简直就是拍朋友圈镇楼图的最佳背景板。
数花峰下,杜鹃齐放。 摄影/尹刚
但要说打出朋友圈、家族群配图的差异化,那还得是去金坡景区更刺激——你可以登上万花楼,化身“花神本神”,再走过如同一座空中T台的索玛花桥。在桥上,每每便能看见各路人马走着“猫步”穿越云雾,让这里变成接地气的山地时装周。
索玛花桥,天然的走秀T台。 摄影/罗大富
金坡景区还有一处最不能错过的头像拍摄地——马缨林,漫山遍野的马缨杜鹃仿佛瀑布一般倾泻而下,又如带着红缨奔腾的群马。不远处还有杜鹃花王景区,杜鹃花王树下早已排起一条讨个好彩头的长队,毕竟,南山不老松的传说虚无缥缈,这树龄超过千年的杜鹃花王,却是真真切切的美好祝愿。
百里杜鹃“打卡”指南。 制图/刘耘硕、九阳
上天入地观山河
吃着烙锅看晚会
看杜鹃也是一场山地狂欢节!
若是觉得只看杜鹃还未尽兴,或是花朵实在太密,带来了几分审美疲劳。偌大的百里杜鹃景区总能整出新花样。
锦鸡箐、画眉岭,是观鸟一族的绝佳目的地。这些地方的杜鹃树因腐殖质深厚而长得高大茂密,多了几分林间探秘的神秘气息。若是你运气爆棚,不仅可以看到隐入密林深处的画眉,还可与羽毛繁丽胜过春花的锦鸡相逢。
与人比美的杜鹃花树。 摄影/陈伟红
若是想来一场山地运动,大可前往米底河欣赏瀑布与高达30余米的古银杏树群,或是前往拥有30多个大小不同的孤峰、山峦的方家坪,上天入地,越野蹦极,领略“山地公园”的浩瀚天地。
杜鹃也点亮了众多在黔西北高原诗意栖居的民族村落。“索玛”是贵州彝族同胞极为常见的名字,“索玛花”就是杜鹃花,可见人们对杜鹃的喜爱。过去每逢“插花表情,互订终身”的彝族插花节,杜鹃林中便处处响起表述衷情的山地乐章,苗族跳花节则注重纪念古时的大战胜利,其花中“战舞”更显气势磅礴。
在百里杜鹃景区, 每每便能看见民族风情舞蹈。 摄影/罗大富
如今,它们都被“爆改”成一场场春日限定的狂欢节。新鲜出炉的“花仙子巡游”绝对不能错过。你大可吃着街边毕节特色的活油“烙锅”,食材吱吱作响,香气蒸腾而上,看那些从《索玛花开》的故事里缓缓走出的“花仙子”们如何演绎盛大春日,来体验一把贵州人松弛的生活仪式感。
百花齐放的花仙子巡游。 摄影/罗大富
当然,作为一种贵州“省花”,杜鹃的魅力远不止百里杜鹃。她们从春天一路开到夏天,可以点亮丹寨龙泉山、长顺杜鹃湖等一处处壮丽山河,也可以化身风力发电机下的“赛博杜鹃”与街边的绿化带里的迷人配角,在贵州人的生活里处处盛开。
丹寨龙泉山上, 赏花嬢嬢在春日漫步。 摄影/张更生
看遍了贵州“省花”
也就读懂了山地公园的秘密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说的是爱吃酸的贵州人,其实也可以用来形容在贵州各地盛开的杜鹃。一般来说,杜鹃花属植物喜欢酸性土壤、湿润凉爽的气候和中高海拔地区,与贵州的生态环境可谓天作之合。
在盘州坡上草原, 杜鹃花海的形态与百里杜鹃截然不同。 摄影/张更生
就像百里杜鹃所在的乌蒙山脉,便是杜鹃在贵州最为重要的热土。乌蒙山脉南麓缓长的坡度形成了适合花海生长的天然壮阔环境,不同海拔上土壤酸性不同,则造就了杜鹃品种的丰富与错落有致的分布格局。
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杜鹃变身为灌木形态。 摄影/张更生
论年纪悠远,莫过于赫章县的千年杜鹃林,众多古树可与百里杜鹃的千年花王媲美。论开放时长,在乌蒙大草原上,还有一片春夏之交才徐徐盛开的4万亩腋花杜鹃,为杜鹃拓展了时间的尺度。
走出乌蒙大草原,杜鹃更是理解“山地公园省”贵州自然生态的一条绝佳线索。
一图“打卡”贵州杜鹃花海的名场面。 制图/九阳
在贵州生态多样性最显著的 “贵州第一山”梵净山区,原生态森林生态系统成为贵州最出彩的绿色名片。杜鹃正点缀于林海之中,她们在梵净山脚与植物大熊猫“珙桐”交替开放,并沿着山脚一路高攀,穿越全球最大的亚热带水青冈群落,与鹅掌楸、梵净山冷杉等一众梵净山珍宝竟相比美,点缀了海拔2200米以上冷杉群落的顾盼孤绝,见证了这座“生态宝岛”里,众多孑遗植物的亿万年生命征途。
梵净山杜鹃丛,傲立于山麓之上。 摄影/李鹤
而在另一贵州生态的代表地——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杜鹃则在石灰岩上开出极致的生命浪漫。1997年,荔波杜鹃在这里首次被发现,2003年正式发表为新种。它是贵州的植物特有种,仅分布于荔波县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山,生长于山顶部的局部地段,目前仅发现4个分布点,植株数量仅百余株。
这种杜鹃并不爱“吃酸”,而是见缝插针,生长在碱性的石灰岩上或石缝里面,天长日久,凭借一层薄薄的碱性石灰岩土层倔强生存。凡是有荔波杜鹃分布的点,都伴有红豆杉、硬叶兜兰、翠柏等珍稀植物,在喀斯特岩山上,也生长出一个繁盛的生命世界。
荔波杜鹃,在荔波“石上森林”环境里生长。 摄影/徐建
从山峦之上高达10米的巨型杜鹃树,到石头缝里开出的生命奇迹。杜鹃何尝不是贵州人的缩影?无论山地环境多么复杂,贵州人总能像杜鹃花一样,找到生存空间,建立起居所家园。不同于梅花、牡丹等名花的娴静优雅,人文深远,杜鹃花开得朴实,却开得极为热烈、丰富,一如贵州人那开拓千山的精神。
赫章千年杜鹃树在春日绽放。 摄影/罗大富
在这个“山花无数笑春风”的四月天,带着长辈们来贵州,看“省花”吧!在这125.8万座春山上,总有处处杜鹃美景,开得狂放烂漫,静待来客们前来感受山地公园省的万物生长,重返大好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