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我攒了六年的车票终于可以扔掉了,但心里还是缺了一块……”周晓的邮件在凌晨三点抵达我的信箱,标题栏简简单单写着“一个关于237张车票的故事”。
就在前一天,我在知乎上看到那个让人心头一颤的问题:“又舍不得你,又和你结不成婚,又想多陪你走一段路,这道题该怎么解?”最高赞的回答引用了《大鱼海棠》里鼠婆的话,说不要预设结局,顺其自然就好。读到“天有道,自不会让有情人分离”时,我的耳机里正好循环到《突然好想你》那句“最怕空气突然安静”,突然想起周晓在信里写:“我们以为能战胜时间,最后却输给了每一个需要对方却够不着的瞬间。”
那个蓝色的铁皮饼干盒,是周晓25岁生日时男生特意从汕头老字号买来的。原本装着十二个老婆饼,男生在盒底用马克笔写着“以后这里要装满我们的回忆”。如今打开盒子,237张车票按照日期整齐排列,最早的那张2016年9月3日的动车票已经泛黄卷边。周晓说那天她穿着新买的碎花连衣裙,在武汉站出站口等了四十分钟,终于看见男生抱着一束被暑气蒸得发蔫的玫瑰,白衬衫后背全是汗渍,却还固执地把花举得老高。
作为海员,男生的生活就像被撕碎的日历。周晓的手机相册里有个加密文件夹,记录着每次重逢的细枝末节:2017年春天他下巴上没刮干净的胡茬,2018年台风天后被晒脱皮的后颈,2019年冬天突然发现他眼尾爬上的细纹。最让她心颤的是2020年隔离期间的那张照片,酒店玻璃门前,他们隔着口罩亲吻,呼出的白气在镜片上凝成水珠,像极了那年冬天武汉的晨雾。
周晓说,父亲突发心梗那天,她在医院走廊的自动贩卖机前崩溃得站不稳。凌晨三点的荧光灯下,她机械地往嘴里塞着巧克力,甜腻的味道混着泪水,突然想起上次男生休假时,也是这样喂她吃杏仁饼,说“甜食能分泌多巴胺。”可此刻再多的糖也化不开胸口的钝痛,就像再多的“马上回来”也填补不了缺席的日日夜夜。
阳台上十二个玻璃罐排成一列,装着从不同海域带回的沙子。第三罐里埋着鼓浪屿的贝壳,第五罐混着青岛啤酒节的瓶盖,第七罐藏着他们吵架和好后没扔的电影票根。去年大扫除时,周晓发现最后一罐沙子长了霉斑,就像那段被距离慢慢侵蚀的感情,表面完好,内里早已变质。
分手前的最后一次视频通话,男生背后的舷窗外海平面泛着诡异的红光。他们同时开口说“你瘦了”,又同时陷入沉默。周晓看着像素模糊的画面里男生欲言又止的嘴角,突然意识到这六年他们连吵架都是不同步的——等情绪都冷却了,道歉才漂洋过海地抵达,像过了期的创可贴,再难愈合新鲜的伤口。
现在那本相册被收在书柜最上层,偶尔取下来时还会带落细细的灰尘。有次大扫除,周晓发现夹层里藏着一张便签:“下次见面要带你去吃汕头老城的粽球”,字迹已经晕开,像被泪水浸过。她怔怔地望着窗外,对面楼宇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忽然明白有些承诺就像海市蜃楼,看着那么近,其实永远走不到。
如今的周晓已经学会,在深夜惊醒下意识摸手机看时差时,把那个冲动变成翻身继续入睡的深呼吸。就像潮汐终会抚平沙滩上的字迹,时间也在悄悄治愈那些翻山越岭的伤痕。只是偶尔在便利店听到熟悉的潮汕口音,她还是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恍惚间总觉得下一秒就会有人从货架后探头,笑着喊她“晓晓”。
或许我们都曾像周晓一样,明知没有结果还是想多走一段路。就像她在邮件最后写的那样:“我不后悔那些翻山越岭的奔赴,只是后来才明白,有些山海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被跨越,而是为了让我们记得,自己曾经那样热烈地活过、爱过。”
作者/摄影: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