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野性贵州 有问必答丨五步蛇是大型管牙类毒蛇,被咬后五步内致命?

动静原创撰文:冉景丞
1751633580
动静原创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都说梵净山的五步蛇多,因此一般夏天我们很少进梵净山区做野外调查,而是尽量选择蛇冬眠以后再去。可是野外工作不是绝对的,有时候需要夏天进山,还是得冒着胆子去。不过还好,通过长期的训练,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领:能够“以鼻识蛇”,即通过辨别蛇的气味,知道附近可能有什么样的蛇。

别笑,其实谁都可以有这样的本领。只不过人类长期生活在城市,许多能力已经减退。没有通过训练,已经对许多的气味不再敏感。其实人本身身上的气味就很重,只是人们习以为常感觉不出来。你看那警犬,它就能分辨每个人不同的气味。就因为此,有些人笑我们说“鼻子比狗鼻子还灵”,其实不然,只是我们能够识别一些特殊的气味而已。

前几天我进梵净山做调查,就发生了与蛇相遇的经历。

夏日的梵净山,林间湿气蒸腾,正是五步蛇生长的时节。连续几日暴雨冲刷,溪畔路旁枯枝败叶被荡涤一空,无形中降低了遇见蛇的风险,特别是像善于伪装的五步蛇的风险。

路很滑,给我们前进的路增加了不少的难度。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突然一声惊呼刺破林间寂静:“看,有蛇,五步蛇!”

前方草地上,一条五步蛇赫然盘踞,三角形的头部高高昂起,鲜活的信子在空气中高频颤动,正利用分叉的舌尖捕捉我们的气息。这冷血的猎手虽视力不佳,颊窝却如精密热成像仪,精准锁定着周围温血动物的方位与体积。当我们谨慎绕行后,回首望去,它已悄然游向密林深处。显然,它早已洞悉我们的存在。若贸然靠近,那对致命的毒牙必将带来灭顶之灾。那么问题来了,被五步蛇咬后五步之内就得死吗?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五步蛇的大名叫“尖吻蝮”,是蝰蛇科尖吻蝮属的一种大型管牙类毒蛇。头大,明显的成三角形,吻部尖且上翘,所以有了“尖吻蝮”的名字。体背呈棕褐色,上面有二十几对左右对称的三角形的深色斑。三角形斑边缘呈黑褐色,内部为深褐色,尾尖为黑褐色。腹部白色,具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纹,看起来像国际象棋的棋盘,之所以当地人也叫它“棋盘蛇。”如果在青草丛中很容易发现,如果是在枯枝落叶层中真还难以发现,跟枯枝落叶一起浑然一体,因此每年都有人被五步蛇咬伤。

五步蛇可不只是梵净山有,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越南北部、老挝等地,主要在潮湿阴凉的山林中居住。比较奇怪的是,这几年在贵州的梵净山、雷公山、佛顶山以及其他一些地方五步蛇都越来越多。

然而毒牙之下,亦有生命尊严。其实许多毒蛇并不想咬人,咬人还浪费了它的毒液,啮齿类动物、蛙、蜥蜴乃至蚯蚓螺类才是其真正目标。作为高效的森林鼠害控制者,它本是生态链的沉默守护者。每年十月,为冬眠积蓄能量,才是它捕猎的高峰。它们会单独蛰伏于向阳避风山坡的树洞、竹根土穴中,待春暖花开方苏醒觅食。

穿行于梵净山的雾霭深林,与五步蛇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温习。它致命的毒液是生存的剑与盾,而人类从中提炼的良方,竟成救治同类的希望。山林间最危险的居民,以最矛盾的方式揭示着造物的深意:毒与药,死与生,征服与臣服,本就是生命藤蔓上交缠共生的双生花。当我们的脚步惊起草丛间一阵鳞片的窸窣,那并非威胁的序曲,而是古老大地深沉而复杂的脉搏。

关于五步蛇,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不只是梵净山有

五步蛇可不只是梵净山有,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越南北部、老挝等地,主要在潮湿阴凉的山林中居住。

每年11月下旬到翌年3月上旬,是它的冬眠期

每年11月下旬到翌年3月上旬,是五步蛇的冬眠期。野生五步蛇主要在向阳的动物废弃洞、树根洞或石缝中冬眠,死亡率较高。人工饲养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越冬管理技术,使其越冬成活率达到80%—90%。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其实叫“五步蛇”并非被咬后五步之内就得死,而是指它的毒性发作很快,它的毒液中的血循毒素具有恐怖的抗凝血与抑制血小板聚集之力,一旦注入人体,伤口便血流如注,迅速肿胀剧痛,继而出现血水疱、全身内出血乃至组织坏死休克。

编辑

张僡

责编

李柏杉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