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热浪席卷全国,黔中腹地安顺却凭借21℃的平均气温、6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及长达9个月的全年舒适期,成为海内外游客青睐的避暑胜地。独特的“凉资源”不仅带火当地避暑经济,更推动旅居房产与民宿产业协同发力,共同拓展市场新空间。
在安顺市经开区的一家售楼部,南腔北调的口音交织,彰显着市场热度。据介绍,该项目700户住宅已基本售罄,其中40%以上房源被外地客户购入,带露台的大户型因地段优、价格适中更受追捧。
“自己驱车十多个小时过来,这里给了我很多惊喜。”来自广东的购房者刘女士说,因看中安顺的避暑优势和宜居环境,计划假期来此居住,“价格合适,看中了就果断入手。”
售楼部总经理沈海丰表示,项目户型涵盖面积较广,吸引了大量湖南、重庆、成都、武汉等片区客户,“今年举家搬迁、组团看房的情况明显增多,整体客户量较去年增长约15%。”
为满足旅居群体需求,安顺市相关部门联合房企持续完善小区周边医疗、教育、生活等配套,并推出丰富避暑活动,让外地游客“住得下、融得进、过得好”。“基本每个小区都设有业主食堂,荤素搭配合理、分量精致,还会根据业主不同地域口味适当调整。”安顺市房协秘书长王惠汝介绍,“小区内游泳馆、乒乓球室等设施齐全,还组织儿童足球培训等活动,尽可能让旅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安顺商品房销售量超1000套,同比增长6.7%。随着“凉资源”知名度提升,安顺旅居市场已吸引全球目光。来自比利时的瑞恩夫妇告诉记者:“欧洲也正经历高温炙烤,安顺21℃的凉爽、1300多米的海拔及瀑布群带来的高负氧离子,都非常适合居住,我们也在这里买了房。”
安顺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何嘉表示,当地已针对旅居产品制定标准及认定条件,鼓励企业建设小户型精装修项目,目前已获批12亿元相关项目。“旅居房产主要集中在两城区,我们正进一步完善配套,并逐步辐射至黄果树沿线。”
避暑经济的火热,也带动民宿产业升级。安顺依托乡村闲置农房,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9个重点村寨进行整体改造,推动康养旅居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在旧州古镇和云峰屯堡,昔日闲置的屯堡石屋、百年老宅,如今蜕变为各具风情的民宿,不少村民化身民宿管家、手作老师,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住了三晚,这里很漂亮也很凉快。”日本游客和久田由夏点赞道。美籍华人温卡嘉则称:“天气好、民族风味浓,当地人热情,来这里避暑太合适了。”上海游客陈女士也表示:“这里的民宿很有特色,晚上睡觉还得盖被子。”
“古镇内老房改造的民宿较多,近期入住率约80%。”旧州古镇旧州客栈店长罗兰介绍,客栈还将地戏表演、花灯、山歌等旧州文化融入运营,让游客深度体验传统文化。
目前,安顺已初步形成黄果树、龙宫、屯堡等民宿集群,民宿总量超1300家。今年上半年,安顺共接待国内游客3280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实现旅游花费320亿元,接待入境游客超7万人次,同比增长96%。以“凉”为媒,串联“气候+文化+服务”的多元生态,安顺正让“凉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