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春意融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面对58家中外媒体的124名记者,在黔全国人大代表们侃侃而谈,一句句自信的话语,汇聚成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村干部就该围着地头转,围着老百姓转,而不是围着会议桌转。开再多的会,最后也要看粮食打了多少、果子结了多少。”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鞠华国说,会议数量的减少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贴近群众生活,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去乡亲家里的时间多了,村子里的狗见了我们也不汪汪叫了。”
“贵州省为基层减负提出的‘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十个字的方法,我们觉得很好,基层干部增添了干事创业的活力,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动力!”鞠华国说。
制图: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