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制造丨贵阳高新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动静原创
1668513720

作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贵阳高新区成立三十年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规模工业增加值连续5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贵阳高新区正围绕两主一特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大突破。

贵州台记者万好:我现在是在高新区的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这些设备都是今年新引进的全自动设备,每台机器每天日产能够达到90件,产品的精细相当高,尺寸是微米级别的,大概就是我手里拿着的A4纸的十分之一厚度。

作为一家高端制造型企业,贵州航飞生产的航空领域产品有1万多种,单是今年就拿下了8000多单,这几天正加紧生产。

订单的增多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今年,贵州航飞新增研发经费达到1500万元,发明专利64项,今年预估产值将达到2亿元。

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研发部技术员莫加国介绍,公司目前研发团队一共是48个人,今年新立项的发明专利项目有9个。针对新的机型,研发的发动机叶片的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争取装机一次性装配成功达到合格要求。

除了贵州航飞,高新区还聚集了黎阳航空、航宇科技、林泉电机等多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现在,贵阳高新区正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特色,优化工业布局,推动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产业规划处处长魏伟告诉记者,沙文园区和久长园区的工业用地占比达到85%以上。从前端的项目招引到落地建设、投产达产,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奋力冲刺全年的目标。

工业存量不断释放动能的同时,人才和企业也在不断孵化,为工业发展提供增量。

现在,2800家科技型企业在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的孵化培养下,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企业已经研发了十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基础软件,应用在工业领域。

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介绍,高新区创业的团队人才越来越多,下一步,他们公司会依托新型研发机构,从研发、实训到人才培养,开展成果转换,想通过3至5年高速的成长成为“独角兽”企业。

现在,贵阳高新区已设置30多家研发机构,近400家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聚集各类人才6.5万人。

贵阳高新区组织人事部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秦燕表示,他们将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搭建更好、更优的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能够进得来,安心科研。初步形成全市乃至全省在创新创业人才密集度高、活跃度强、成果量多的人才特区,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聚焦产业招商、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高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68.38亿元。按照规划,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7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95家。

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周若平告诉记者,高新区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外引和内生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加大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建设,提高创新效率。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起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正建设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专题

记者

万好 阮博文 唐艺维

编辑

张僡

责编

谭本恂

编排

飞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