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黔瞻时评丨人心为坝,可抵万难,这就是“中国式团结”

动静原创
1751538623
动静原创

今天,驰援榕江等地的救援队开始返程。在这场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灾抢险救援现场,我们看见,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正巍然矗立——这座由人心筑起的“大坝”,比任何钢筋水泥都坚不可摧,映照出撼动人心的“中国式团结”。

作为风雨来临时的“主心骨”,党员干部永远冲锋在第一线。他们不顾自身安危,一次次将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嗓子嘶哑了,却依然耐心地安抚着惊慌失措的乡亲。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是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真情。邻里间的温情在灾难面前愈显真诚和浓厚。大家不分彼此,守望相助,携手逃生,结对转移。在无畏的救援和无私的互助中,传递着希望与力量,在风雨中筑起守护家园的堡垒。

更让人动容的是,灾情传开后,各地的救援力量星夜兼程,接踵而至。当新疆大叔驱车4000公里送牛,喊出“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四川汉子自带菜刀铁铲跨省驰援,一句“家乡被淹过”道尽感同身受;河南大哥的6000碗烩面蒸腾起跨越山河的暖意,“中国式团结”在这里得到了最鲜活、最生动的演绎。

我们欣喜地看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团结”正被赋予更强大的组织力和行动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资源迅速调配,力量高效整合,形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合力。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洪水终会退去,但人心凝聚、可抵万难的“大坝”将永远矗立。

记者

何天洋

编辑

王琰

责编

何天洋

编排

李柏杉

编审

刘玮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