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我们刚刚手牵手沿着石阶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那大家知道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呢?今天,我们就要在这座快300岁的桥上听一个关于红军的故事……” 在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的红军桥上,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的成员和来自贵师大附小、古州四小的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沉浸式体验了一场精彩的“微宣讲”——《红军桥上的星火传承》。
为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贵州师范大学成立“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创新推出“星火”理论宣讲系列品牌,把“大主题”做成“小切口”,讲“小故事”阐释“大道理”,通过研发分众化、多样化宣讲课程,持续讲好校园故事,传播好声音,开展有温度、有成效、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活动,让宣讲有料更有趣。
选优配强,理论宣讲队伍“聚人气”
“予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作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我更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持续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积极弘扬社会新风尚、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的身边人自信自强,向上向善。”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成员袁玲,结合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用朴实真切的语言、生动翔实的事例在团支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今年五月,袁玲同学作为全省唯一一位高校青年学生代表在贵州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汇报发言。袁玲是贵州师大共青团为发挥“香樟人物”榜样示范引领作用遴选的宣讲员。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的讲师通过“学院推荐-系统培训-面试考核”三阶段选拔方式招募,从青年教师、共青团干部、团员青年中选聘优秀宣讲员百余名,运用青年视角、青年方式、青年话语,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理论宣讲要真正走进青年的心里,让青年爱听,就要通过小故事去讲大道理,一定要讲身边人、身边事。”贵州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李正军介绍,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突出“团员参与、团员宣教、团员受益”的宣讲特色,宣讲员中的团支部书记和青马班骨干学员,深入到班级和团支部宣讲,在讲故事、谈理想的轻松氛围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目前,校院两级“青马班”共组成了2千余人的“星火宣讲员”队伍,实现了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宣讲全团覆盖。
分层分众,理论宣讲内容“接地气”
“今天我们要带大家认识一位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张义琼,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是怎样以蜂蜡为墨、以腊刀为笔,通过匠心手艺,保护和传承蜡染非遗技术,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讲员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事迹,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团史校史、国家战略、发展成就、社会热点、学校青年工作等方面开展理论宣讲,将校史沿革、专业背景、个人故事等有机融入,讲述与广大青年思想、生活、成长、发展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同时,与花溪团区委达成宣讲实践合作意向,结合宣讲队伍的专业专长,建立题材库,定制“宣讲菜单”,开展既能“配送”又能“点单”的“理论快递”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响”在校园里,更“融”入百姓家,推动宣讲“接地气”。此外,充分利用寒假时间,组织宣讲团成员通过“走下去”和“带回来”形式,积极回到所在家乡、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并将家乡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以报告、视频等形式凝练总结,返校后进行成果分享和集中展示。
拓展渠道,理论宣讲形式“冒热气”
青年在哪里,思想引领的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依托贵州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全国首批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微信公众号“香樟青年”开设“星火宣讲团”专栏,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定期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系列短视频,以“理论+融合”“网络+宣讲”的形式,把“面对面”的理论宣讲变成“屏对屏”的云端互动,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校共青团全领域学习、三校区全地域覆盖。
红色星火铭初心,青春宣讲向未来。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将继续用青年视角阐释党的理论,用青年话语宣传党的主张,用青年担当践行党的要求,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