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咚咚锵!咚咚锵!……”在贵州绥阳县的“台湾同心龙狮战鼓队”训练室里,鼓点与脚步声会在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响起。
在激昂的鼓点声中,色彩鲜艳的醒狮伴随节奏腾跃、眨眼、摆尾,动作灵动满是精气神。场边,37岁的赖翊凡正专注地指导着队员们调整姿态,这位来自台湾宜兰的青年已经在贵州这个小县城扎根5年,用醒狮这门非遗技艺,为当地年轻人点亮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我是台湾潮州派醒狮第三代传承人
“我是台湾潮州派醒狮第三代传承人”一见面,赖翊凡就这样介绍自己。“8岁的时候,我爸就教我醒狮,那时候真的没想过醒狮给我人生会带来怎样的化学变化。”
赖翊凡的父亲赖聪云是台湾潮州派醒狮第二代传承人,从小父亲就教授赖翊凡正统广东潮州派醒狮舞法、技巧及少林洪拳。从基础的麒麟步、虚步,到高难度的梅花桩腾跃,对醒狮的热爱在赖翊凡心中悄然萌芽。
“我爸是台北狮队的教练,小时候我做错事他从不打骂,只让我对着墙蹲马步,我盯着白墙就会慢慢想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为我后来学习醒狮打下最坚实的基本功。醒狮需要在短暂的时间里把所有的力量都爆发出来,要锻炼肺活量、身体协调性、节奏感,这是一个极需耐力、综合性极强的运动。”
多年来,赖翊凡一直秉承父亲教诲苦练醒狮,从1997年开始,他就在台湾省获得了大大小小各类醒狮比赛冠军,17岁那年,他获得了2005年国际世界武术狮艺锦标赛醒狮高桩组冠军、最佳狮王奖,醒狮也成为伴随他一生的爱好。
一场姻缘牵出的两岸文化传承
“你为什么选择来到贵州?”记者问。
“因为爱情。”赖翊凡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5年前,赖翊凡在台湾从事互联网行业,在工作中与贵州妻子相识,2020年两人结婚后,他就跟着妻子回到绥阳老家,成为了一名“贵州女婿”。
初到绥阳,他发现闽南地区盛行的传统醒狮文化在贵州鲜少见到,他萌生了将自己热爱的这个传统文化带给当地年轻人的想法。“我跟老婆开玩笑说,要是绥阳有支醒狮队肯定特别有活力!没想到,这句‘玩笑话’竟成了我现在的事业。”赖翊凡笑着说。
2022年6月,机缘巧合下,绥阳县委统战部得知了赖翊凡的这个特长,并支持他成立了“台湾同心龙狮战鼓队”。“政府提供训练场地和道具,我用自己的经验教学,他们相信我可以做好,能代表绥阳把孩子们带出去,演出给其他地方看。”4年来,赖翊凡带着团队跑遍了贵州、遵义,平均每个月参演7场活动,哪里需要醒狮,哪里就有他们。
学员们也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从宅在家里变得规律又开朗,从不善沟通学会了合作与包容。
队员刘君浩说:“能拜世界冠军的师父为师,感觉很光荣!我不仅懂了醒狮的规矩,更意识到作为中国人要把这个文化传下去。”
队员吴晓说:“师父教会我‘责任’,现在我能带着新队员训练,帮他分担压力,和师父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而对赖翊凡而言,醒狮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找自己、做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醒狮方法不同,代表着那个人对事物的看待方式不同。叛逆起来,我舞的狮子就很狂、很猛;慢慢经历多了,我舞的狮子会以审视的方式、静心的方式去看待。我觉得醒狮就是在找自己!”赖翊凡。
赖翊凡也成为了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纽带,几年来,他多次参与黔台两地的公益演出及文旅活动,2023年他参加了厦门海峡两岸青少年龙狮交流赛,荣获青少年二等奖;2024年获中国⻰狮动协会国家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认证⼀级教练员、裁判员;2025年他带着“台湾同心龙狮战鼓队”参加了“村BA”两岸青年交流赛特邀开幕演出。
赖翊凡告诉记者,“作为台湾潮州派醒狮第三代传承人,我就是那一架链接两岸传统文化的桥梁!通过参与比赛、活动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我、认识我,愿意跟着我学醒狮技艺,有人学就是传承!我也希望两岸青年可以在醒狮的鼓点里同频共振,在狮头的腾跃中延续共同的文化根脉,要让世界更多人看到中华文化的好。”
让醒狮文化在大陆“活”起来、传下去
如今,赖翊凡和团队正尝试将醒狮与互联网、文创、文旅结合起来,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人感受醒狮的魅力。
他计划结合互联网做醒狮文创产品;想跟文旅部门合作编演醒狮舞台剧;更想把醒狮送进校园,让更多孩子可以从小接触这门技艺。“在台湾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会教授醒狮,孩子学这个技艺可以直升大学,还能考国际证照。”赖翊凡说,他也希望大陆能有这样的“传承链条”,让醒狮可以融入多元化教学,给孩子们多一个选择。“我们会记录、写书,把醒狮的技艺、传承族谱、祖辈的故事都记录下来,只要有孩子愿意学,有人愿意关注,这醒狮文化就能一直‘醒’着。”
赖翊凡告诉记者,他还在“找自己”的路上,“我现在就一步一脚印跟着大环境、跟着这个时代、跟着国家政策、跟着我们祖国发展的方向一起前进,祖国需要我做些什么我就去做,不是牺牲而是奉献,我现在就在做一盏小小的灯,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