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东汉五铢钱纹陶瓮

动静贵州
1744240080
积分商场

东汉五铢钱纹陶瓮

陶瓮具有较大的容积和相对密封的空间,适合储存粮食、水、酒、酱菜等各类物品。在当时农业社会中,人们收获的粮食需要妥善保存,陶瓮能起到防潮、防虫等作用 ;而水和酒等液体,也可借助陶瓮储存运输,且陶瓮材质相对稳定,不会影响所盛物品的味道和品质。在一些祭祀和礼仪场合,陶瓮可用于盛放供品,如酒、谷物等,以敬奉神灵或祖先。东汉时期,祭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陶瓮作为常见的容器,自然也成为祭祀用品的承载工具之一 。许多陶瓮制作成专门的明器用于随葬。古人秉持 “事死如生” 观念,认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有生活需求,所以会将陶瓮等器物放入墓葬,里面可能放置一些象征性的物品,以期望死者在地下世界也能拥有富足的生活,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 。

这件东汉五铢钱纹陶瓮的造型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口部相对内敛,腹部丰满且深,整体线条流畅自然,呈现出瘦高的形态 ,符合 “瓮” 腹大、口小、深腹的特征。这种造型不仅实用,便于储存物品,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稳重、端庄之感 ,体现了当时工匠对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的兼顾。器表拍印斜方格纹,这种装饰方法在汉代贵州、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较为常见,反映出当时这些地区在制陶工艺和文化审美上的共性,也表明当时贵州与两广地区存在文化交流。在几何印纹基础上,增加拍印五圈五铢钱纹作为装饰,印纹清晰。五铢钱是汉代通行的铜币,最早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将五铢钱纹拍印在陶瓮上,一方面体现了古人 “事死如生” 的观念,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有富足生活;另一方面,五铢钱纹器物多出土于城址及中高等级墓葬,反映出当时西南各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融合,同时,陶瓮上拍印五铢钱纹较为少见。

作为东汉时期的文物,它是研究东汉时期黔西南地区乃至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制陶工艺以及丧葬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它可以窥探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观念,以及该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为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线索。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