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央企积极参与贵州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两家央企就着眼贵州所需、发挥央企所长,在黔投资重大项目,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国药器械在贵阳市乌当区重点打造的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正加紧建设。预计三月底,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就将陆续交付。过去,国药器械在贵州只具备仓储物流功能,产业园2024年建成后,将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端的产业链闭环,预计202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带来税收1.8亿元以上。
国药医疗器械贵州公司总经理 李炳勇
国药医疗器械贵州公司总经理李炳勇说,他们目前已经引进了21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预计投入生产之后,他们的工业收入会达到20个亿,贸易收入会达到10个亿。希望通过他们合作的医疗机构,引进专家资源诊疗水平到贵州,帮助他们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等,发挥央企的这种主力军,国家队的功能。
走进中国振华新天电子元器件产业园,记者看到,项目基础设施已初步建成。该产业园将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品研发和生产。整体投资约3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近2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800个,到2025年将形成百亿级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园。
中国振华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贵州建立的军工电子基地,目前在贵州已设立四个产业园区。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肖立书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肖立书介绍,目前集团在贵州已经有三家上市公司,通过上市解决资金问题。通过凤凰引才计划,每年总部拿出1000万元鼓励支持下属的企业,引进一些顶尖的人才。没有一流的人才干不出一流的产品,在一些产品的性能提升,产业升级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和回报。
据悉,乌当区现有在黔央企10户,2022年完成工业产值近94亿元,同比增长15.56%,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1.68%。
贵阳市乌当区委书记 王鸣明
贵阳市乌当区委书记王鸣明表示,央企为他们带来产值,带来税收上的提升,社会效益方面,新项目会给乌当区提供1000多名就业岗位。因此在土地要素的保障,审批服务环节的优化,流程的精准上面,区里的工作要做得更细,服务做得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