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药盒医生”这个土办法,暖哭网友

人民日报
1617765960
积分商场

在浙江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中心卫生院,刘峰医生因为随身带着的“药盒串”,被周围的病人熟知,尤其是老年病人对他印象深刻。平时,刘峰留心收集了许多常用药品的药盒。他把包装盒正面剪下,再把一叠卡片串成串。每当有老年患者记不清药名,刘峰就把成串的卡片拿出来,让患者辨认。“土”办法解决了很多老人说不出口的尴尬。

刘峰正在问诊开药

一大早,在慈城镇中心卫生院一楼的全科诊室,主任医师刘峰已经忙开了。69岁的姚徽国老人患有糖尿病,前来开药。老人记不清药名,刘峰就拿出三串废旧药盒做成的卡片,找到糖尿病患者常用药,一张一张平铺在桌子上,让老人辨认。姚徽国说,上了年纪之后,有的药名开过就忘,但在刘峰医生这里,看到盒子就能认出是哪种药。

刘峰给老人拿出药盒卡让老人辨认

43岁的刘峰一毕业就在基层卫生院工作,到今年整整20年。他接诊的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人,老年患者记不得药名、说不清用药史,给他开处方增加了困难。刚工作时,就医信息还没有互联互通,他只能翻阅就诊记录,一边查阅一边筛选。后来某天,有患者来开药,拿着药盒子,说“我就吃这个药”,这次经历启发了刘峰。之后十多年,他开始收集一些老年患者常用药的药盒,到现在,他手头已有60多种药盒卡片。

刘峰医生耐心问诊

刘峰医生自制的药盒卡片

有人问,信息化的时代,网上什么都有,我们还需要这些卡片吗?

刘峰说,如今很多医院实现了门诊信息的互联互通,但有的偏远地区还未全覆盖。再比如,有时候老百姓去药房买药或去个人诊所,这些就诊信息在卫生院就看不到。另外,现在互联互通的电子门诊信息所能看到的条数有限,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有的化验项目特别多,检查结果出来后,前面的记录会被刷掉,之前的用药记录也就看不到了。所以,这些卡片依然有用。

身处基层的刘峰医生说,分级诊疗有个要求,常见病、多发病要在基层解决。“如果我在这里稍微用心一点做这个事情,其实就是为患者分忧,给大医院减压。”

“用心”对于刘峰来说,不是一个口号。多年来,刘峰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为的就是让路远的病人能赶上最早的一班公交车回家。他举例说,有的病人坐很早的车过来看病,如果自己7点半就给病人开好药,病人8点在药房取了药,就能坐8点半的公交车回家。如果赶不上这趟车,下一趟车在下午一点。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每个人都了不起!

你的样子,是爱心奉献、默默坚守,

你的样子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编辑

曾璐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