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十四年浴血抗战,那些看似寻常的城市空间,都曾是民族存亡的烽火前线。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一座用信念铸就的舆论阵地——那些被《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点燃的希望。这里,铭刻着地下交通员突破封锁的机智,铭刻着贵州进步青年追求光明的执着。今天,让我们一起触摸时光印记,聆听历史回响,让信仰的光辉继续照亮前行的路。
分销处应时而生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由中共南方局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始创于1938年1月的国民党统治区武汉,武汉沦陷后迁往重庆,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反映其他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一切有利于团结抗战的意见。
△新华日报第一版
《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始建于1938年9、10月间,地址位于今贵阳市富水西路12号(原喷水池慈善巷8号)。
△《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旧址
1938年4月《新华日报》通过生活、知新等进步书店开始在贵阳零售发行。当时全民抗战的呼声很高,《新华日报》虽然可以在国统区公开销售,但国民党特务却随时对购买报纸的人进行跟踪监视,对报纸的来源渠道进行监控和破坏,加之读者踊跃,报纸量供不应求,导致一些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无法获得党报。1938年4月秦天真和邓止戈由延安回贵阳主持中共贵州省工委的工作,生活书店党支部书记熊蕴竹向他们汇报了以上情况,省工委随即做出在贵阳设立《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的决定。此时,恰逢《新华日报》记者秋江自重庆到贵阳采访,省工委请求秋江同志代为转达设置分销机构的想法,后经重庆总社同意成立《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并制发带有“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字样的椭圆形橡皮印章一枚。1938年9、10月,租借民房一间建立《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由省工委派地下党员吴同尘(现名吴之平)、朗德服、陶祖明(陶浩)等负责发行,并建立分销处党小组,吴同尘任党小组长,负责分销处全面工作。
△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印鉴(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印
△曾在分销处工作过的中共党员吴同尘(左)、郎德服(中)1986年在旧址留影
艰难运输过程
《新华日报》从重庆运输到贵阳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历经波折。虽然当时国民党同意《新华日报》的公开发行,但暗地里却进行百般阻拦和破坏,对重庆、贵阳两地邮局报纸的进出邮检特别严,为了使报纸不脱期顺利送至贵阳读者手中,贵州地下党通过指派中共公路运输局党支部党员胡曾庆(胡庆生),负责由重庆运来的《新华日报》的安全转运工作,借助其管理客车总站行李房的工作条件,联合重庆市海棠溪车站工作的共产党员陆自诚、陈丽淦等,利用筑渝之间的定期班车,建立秘密运输路线。为躲避国民党的层层封锁,报纸自海棠溪车站运出时,就混杂在旅客行李中,装在客车后座,捆做一卷,以托运包裹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查禁”“没收”的危险,将《新华日报》安全及时送抵贵阳。
《新华日报》在贵阳的订阅对象多为党的同志、秘密读书会的群众,这是他们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另外,也有地下党领导的筑光音乐会、贵阳沙陀业余话剧社等进步团体的成员、国民党机关团体的上层人士,甚至有时还将报纸送到国民党监狱内。报纸送达贵阳分销处后,同志们便通过各种形式发送出去,有段时期每天发行量达500份,这在当时的贵阳已是不小的数字。这期间中共贵州省工委号召各级组织要认真学习新华日报,通过聆听党中央的声音,鼓舞大家的斗志。
募捐声援抗日
分销处还负责撰写抗日救亡通讯报道,开展捐助活动以资助《新华日报》。1939年底,贵阳分销处响应《新华日报》总社援助香港工人反汪(精卫)罢工的斗争,以分销处名义贴出启示,呼吁读者和市民捐款声援。这一活动轰动贵阳,分销处一时门庭若市,一千四百多人前来捐款。分销处将所捐金额一千多元送交重庆总社,很多读者为贵阳分销处积极宣传抗日的行动写来热情洋溢的信,《新华日报》在重要位置用了很大篇幅报道了贵阳分销处的这一活动情况。
△《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募捐启示
△1940年2月,《新华日报》报道了贵阳分销处开展援助香港工人反汪斗争的活动
退出历史舞台
1940年,“皖南事变”前夕,白色恐怖笼罩贵阳,国民党贵州当局开始秘密或公开地逮捕地下党的同志,新华日报分销处受到特务的监视,分销处的同志也常遭遇特务的跟踪。贵州地下党省工委为了保存力量,果断地停止了贵阳分销处的工作。1941年春,贵阳分销处的同志秘密转移离开贵阳。
《新华日报》在贵阳的公开发行,是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斗争所取得的胜利,分销处排除敌人的各种干扰和破坏,机智勇敢地为宣传党的抗日路线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成为贵州地下党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
△立在《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旧址前的石碑
虽然《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存在的时间不长,贵州地下党一直把《新华日报》作为“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指路明灯”,作为团结群众、发动人民、追求光明、追求真理和宣传抗日的向导。1982年2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