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贵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11项年度改革任务,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
贵州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贵州省将持续推进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力争磷石膏堆存量实现零增长。"以渣定产",就是以今年产生的磷石膏量来决定明年的磷肥的生产量。
"以渣定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创。2018年,贵州省政府出台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的政策,按照"谁排渣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原则,将磷石膏产生企业消纳磷石膏情况与磷酸等产品生产挂钩,倒逼企业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
在3月7日下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瓮福集团董事长、贵州开磷集团董事长何光亮,谈到资源型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的看法。
何光亮说磷化工行业是贵州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保证实现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坚定践行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针对磷石膏的处理,提出"以渣定产"。
何光亮说:"经过2年左右的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到2018年年底,贵州省的磷石膏利用率从约30%提高到了近70%,比全国平均利用率高出近40个百分点。贵州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这种定力、这种高度,正在促成我国比世界其他国家提前15年以上解决磷化工行业这个世界难题,比我国其他省份提前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