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龙屯是个怎样的‘屯’?我第一次来贵州时也不清楚。后来实地走访,那高耸的城墙、曲折的石阶、与群山相融的基址,让我领略到它的震撼之美。原来,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海龙屯,它的壮阔与独特,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历史和神秘的故事……”7月5日,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第三届遵义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艺术总监刘宇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他对贵州海龙屯的初印象。
海龙屯,作为贵州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拥有着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以其为依托的国际影像文化周,为摄影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贵州的全新窗口。
“古老土司遗址与现代影像艺术的结合,形成了‘历史厚重感’与‘艺术先锋性’的鲜明对比。通过影像这一国际化语言,遵义能够向国内外充分展示其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贵州文化走向世界。”刘宇如是说。
刘宇
当谈及本届影像文化周的筹备过程,刘宇如数家珍。自上一届影像文化周落幕之后,他们便着手策划第三届的相关事宜。“我们孕育了众多新颖的创意,而这些创意如今也一一从想法变成了现实。”
与上届相比,本次活动坚持创新、艺术、群众和国际的理念,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聚焦文旅融合。在专业性和创意上进行了拓展,涵盖了多元的摄影群体。活动特别邀请了全国青年摄影师进行多样化表达,内容丰富,包括传统纪实摄影、青年实验影像和大众审美下的风光摄影。“我们致力于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让对摄影感兴趣的游客来到海龙屯,也能深刻体会到影像的独特魅力。”
为推动摄影艺术创新发展,提升摄影艺术家创作水平和影响力,刘宇作为总策划,以贵州铁路发展史为灵感,在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打造了【钢铁长龙・跨越黔行】——贵州铁路发展摄影作品专题展。展览中的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变迁,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该展览成为影像文化周的亮点之一,为活动增添独特魅力,也让观众见证了贵州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当地文化的紧密联系。
刘宇(右)给记者介绍第三届遵义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筹备情况
刘宇认为,在海龙屯景区举办活动意义重大。他指出,这不仅为策展人和摄影师们提供了近距离感受海龙屯独特文化魅力的机会,更让他们在古老的城墙下、翠绿的山林间,沉浸式体验这片土地上千年的历史故事与人文精神。“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缕清风都带着历史的回响,这样的活动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海龙屯的独特价值。”
刘宇还提到,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策展人和摄影家的参与。他们通过作品展现了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风貌,让观众在视觉盛宴中领略到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活动注入了多元视角和专业深度。
刘宇欣赏摄影作品
此外,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不仅展示了精彩的摄影作品,还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文化交流与专业探讨。活动期间,主办方在线下举办了影像文化专家主题分享会,邀请了摄影专家、影像文化学者、策展人和青年创作者等,从摄影创作、艺术美学、文化传承等多个角度进行交流分享。大家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摄影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也讨论了如何让影像文化艺术作品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以影像为载体,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贵州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元素在中国独树一帜,为摄影等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刘宇表示,他十分喜爱贵州民族交融和谐自然的文化景观,正因如此,他多次来到贵州进行创作,并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向世界分享贵州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爱上贵州、走进贵州。
本次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是一场影像与文化的盛宴。“这不仅为贵州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坚实的桥梁,还为未来的影像文化活动树立了新的标杆,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下一届摄影展将越办越好,持续为世界呈现更加精彩的贵州故事。”他表示。
记者: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