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午后,在姐姐家邻居的屋角,我遇见了一棵小小的枣树。疏朗的枝桠上零星挂着些果子,红绿相间,在斜阳里透着光亮。这些枣子并不丰硕,却像一把钥匙,倏然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家门前也曾有两棵枣树,它们承载着我整个童年,如今虽已枯朽,却在时光深处愈发苍翠。
枣树这物种,实在是中国土地上最富诗意的存在之一。属鼠李科落叶乔木,其生命韧性超乎想象。树干苍劲屈曲,树皮深褐呈纵裂状,宛若刻满年岁的竹简。叶片卵形,质厚而绿,三出脉在阳光下清晰可辨。最妙是它的枝刺,一为直刺,锐利如针;一为曲钩,柔中带刚,恰似这树子的性子,既温厚又坚韧。
生物学上,枣树可谓生存的智者。其根系深扎,能达地下十余米,早在中国西北干旱之地,亦能寻得水源而生。花期五月,黄绿色小花簇生于叶腋,虽不夺目,却暗香浮动,引得蜂蝶纷至。枣果属核果,青时脆甜,红后糯甘,由绿转红的过程,恰似把光阴酿成了蜜糖。枣核两头尖尖,坚硬如石,难怪在《射雕英雄传》可以用它来作“暗器”。那么问题来了,枣树主要分布在哪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我的童年,不是浸泡在这如蜜糖般的枣甜记忆里的。老家门前的两棵枣树,据父亲说,在他幼时便已亭亭如盖。大的那棵需孩童合抱,小的亦粗如海碗。树皮皴裂如龙鳞,摸上去粗粝扎手。我与小伙伴们总爱攀爬其上,枣树枝条柔韧非凡,即使细若臂粗的枝桠,承载孩童的重量也只是微微弯曲,从不曾折断。生物学上谓之“韧皮部发达”,于我们,却是最忠实的玩伴。
枣熟时节,整个村庄都浸在甜香里,时不时有人来摘枣品尝。晨光熹微时,最是摘枣良机。带着露水的枣子脆甜异常,我们像猴子般窜上树梢,专拣那半红半青的摘,因为我们知道,全红的过于熟软,纯青的又涩口,惟有此际的枣子,甜中带酸,最有滋味。母亲会在树下张开布单,我们摇晃枝桠,便下一场翡翠玛瑙的雨。
最妙的还是与飞鸟的博弈。白头鹎、红嘴蓝鹊、山雀皆是偷枣好手。这些精灵对果实的成熟度有着精准判断,总能在万千枣子里找到最甜的那颗,啄出个小洞,吮吸蜜汁。我们试过用稻草人、竹响搞,甚至学着鲁迅《故乡》里的法子,支起筛子诱捕,却总被识破。后来才明白,枣树结果甚多,本就是要与天地生灵共享的。
枣树的结果习性颇值得玩味,花期内分批开放,果实故而成熟不一。自初秋至霜降,总能见到青红相间的果子缀满枝头。这种陆续成熟的智慧,既延长了采摘期,更确保了种群的延续。即便早熟的被鸟兽食尽,总有后来者继续传播种子。于农人而言,这便是个天然储粮库,随时可摘些鲜果待客或自食。
卖枣的经历尤值得记取。每逢墟日,我们天未亮便起床,挎上竹篮采摘最新鲜的枣子。要选大小均匀、色泽明亮的,带露水的更显水灵。步行五里山路到镇上,铺开麻布,将枣子堆成小山。镇上的枣子多售五分钱一盅,我们的因是现摘,常能卖到六分。所得钱币从不舍得买零嘴,悉数换了作业本与铅笔。那带着枣香的钱币换来的文具,写出的字都似乎格外工整。
除了枣子,我们还识得许多山货,吴茱萸可入药,雀梅的果子酸涩却能解馋,棕树的籽实可榨油。但都比不上枣树可靠。它年复一年守在那里,春来绽叶,夏至开花,秋临结果,冬日枯枝映雪,像个忠厚的长者,从不辜负你的期盼。
初中后我离乡求学,再后来工作安家,回乡次数渐稀。门前的枣树慢慢淡出生活,直至某日母亲来电,说老枣树生了怪病,枝叶枯黄。等我得闲回去,只见两棵枯树立在风中,浑身爬满桑寄生。那些寄生植物吸干了枣树的养分,自己最终也随之消亡。植物学上这叫“寄生现象”,于我却是一场小小的死亡仪式。
后来查阅资料才知,枣树寿命本可达二百余年,那两棵正当盛年。若非桑寄生侵害,本该继续荫蔽子孙。桑寄生也是奇妙,专选枝繁叶茂的宿主,种子靠鸟类传播,在树枝上萌芽生根,逐渐蚕食宿主。自然界的生存博弈,无声却残酷。
如今再见枣树,恍如隔世。现代果园里的枣树多经改良,果实硕大如卵,甜度更高,却总觉少了些什么。也许失去的正是那份野趣,那份需要与鸟雀争食、需要爬高攀低才能获得的滋味。
枣树在中国文化里自古有之。《诗经》有“八月剥枣”之句;唐宋诗词中枣意象频现;按鲁迅先生所写,“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道出多少寂寥。这树子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乡土中国的象征。
站在他乡的枣树下,忽觉树木比人长久。我们迁徙流转,它们扎根原地,见证一代代人生老病死。枣树年年结果,不管有没有人采摘,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这种恒常,这种沉默的坚守,或许正是最动人的生命姿态。
夕阳西下,邻居的枣树染上金边。我轻轻摘下一颗红枣放入口中,甜味在舌尖漫开,还是童年那个味道。原来有些东西从未消失,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枣树不会记得每个尝过它果实的人,但每个尝过的人,都会记住这棵枣树。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惟愿每一个离乡的游子,心中都有一棵永不枯萎的枣树,在记忆的庭院里,年年果熟,岁岁芬芳。
关于枣树,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是多花树种
枣树是多花树种,花期长,花量大,但座果率很低,一般高产树成熟果数仅占花蕾开放总数的1—2%。
可制作木材
枣比较抗旱,需水不多,适合生长在贫瘠土壤,树生长慢,所以木材坚硬细致,不易变形,适合制作雕刻品。枣木擀面杖是最好的擀面杖。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枣树果实至今仍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水果之一。我国为世界上枣树的原产地,至今为止,我国枣树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枣树栽培总面积的99%。除我国外,仅有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有少量零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