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花粉飞,最近很多医院鼻过敏科接诊的患者增加,双眼红肿、鼻头通红、鼻音浓重,打喷嚏、流清涕、鼻堵......据介绍,最近门诊约九成患者都是鼻过敏的患者,绝大多数致敏元凶是花粉。
花替树背了"黑锅"
不少患者心里有疑惑:我开始过敏的时候都没有看到绿叶,更没有看到花,怎么就是花粉过敏呢?
其实春季的花粉主要来源于树木类植物。在北京地区,早春引起公众过敏最多的植物主要是杨柳、榆树和柏树,而并非花朵。
"树木的花往往既不好看,也不显眼。"同仁医院鼻过敏科主任医师欧阳昱晖介绍,在北京地区,目前春季引起人们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是榆树、柏树、杨树和柳树的花。这些树木的花非常小,比如杨树,树枝上像毛毛虫一样的东西其实是个小"花束",上面密布的杨絮就是许许多多的花,花粉量非常大;再比如柏树,绿叶前那个黄黄的小点儿就是它的花,用手指轻弹一下,会出现一片"黄雾",里面全是花粉,释放量很大。一位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中山公园工作,今年公园里多种了很多圆柏,以至于他每天一进入公园就泪流不止。同仁医院鼻过敏科门诊统计显示:这两年本市因圆柏过敏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多。
另外,春季树木大多是先开花后长叶,所以在树木还似乎光秃秃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花粉过敏了。
花粉也分"大小年"
许多有春季过敏的患者发现,今年自己的鼻炎犯得有点早,去年还是3月中旬才感觉不舒服,今年3月初就犯鼻炎了。
对此,专家介绍,花粉也是有"大小年"的。回顾一下北京近6年的春季花粉期,2014年、2017年和今年2019年都可以算是花粉的"大年",也就是花粉分散开始比较早、花粉量比较高的年份。
今年的花粉期从往年的3月中旬提早到3月6日和7日,提前了一周左右。这样的变化是和天气温度密切相关的。根据气象专家的分析,前一个冬季低于零度的时间少,立春后温度升高通常就比较早,花粉散粉期也就提早了。换句话说,暖冬之后就可能出现早春,从而迎来花粉的"大年"。另外,即便在一个城市,根据花粉的种类和温度的差异,花粉浓度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