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晨曦初透时,花坛里匍匐的紫红色小花最先接住露水。六枚花瓣中,唯两枚舒展如蝶翼,深紫波状,在微风中轻颤,其余四枚则退化成细小的锥形,谦逊地隐于花萼之后——这便是萼距花。它的植株不过数十厘米高,茎枝被覆柔毛,对生的革质叶片披针形,叶脉凸如阳光下细小的溪流。若俯身细看,花萼基部延伸出一截短距,似为花冠设了一座微型的拱桥,这便是“萼距”之名的由来。
萼距花原生于墨西哥的旷野,如今在中国南方温暖的地方普遍栽培。它们在18℃至32℃的温度范围内舒展枝叶,却不堪寒霜相侵,一旦气温逼近冰点,生命便黯然萎谢。但若得一方沃土,它便显露出惊人的韧性,全日照下花繁似锦,半阴处亦能从容生长;沙质土中根系深扎,水湿之地亦不拒迁居。从春到冬,枝条生长不息,花便随之绽放不绝,宛若一场永不落幕的紫色星雨。难怪有了“紫花满天星”的称谓。
萼距花枝繁叶茂,耐修剪,易成形,叶色浓绿且四季常青。就因为此,在南方园林中它成了“万能配角”。在厦门的沿花坛边缘,它垂枝蔓延,镶出一条紫晕流转的缎带。在珠江畔的公园里,它们列植于乔木之下的疏林草地间,在绿意盎然中浮动着细碎的星光。在江南庭院的嶙峋怪石旁,它们被修剪成低矮的绿篱,以柔软的枝叶中和了山石的冷硬。在贵州的许多花坛里,密密匝匝的枝叶纺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毯,同时阻隔了杂草的侵袭。即便是在阳台上方寸陶盆里,那斜刺的漫枝与细碎的花朵交相辉映,以点点紫光点亮寻常生活的多姿多彩。那么问题来了,萼距花一般如何繁殖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萼距花的美恰在于不争,甘为配角一样绽放天地。不似牡丹倾国倾城,却以繁星般的群体之美托举出整体的和谐。不若红玫瑰之烈,却自然渗透着阴柔唯美之意。含苞待放时,花萼如铠甲般包裹嫩瓣;盛花开放期,蜂蝶萦绕,酿出的蜜别具清甜;花谢结果后,萼片又化身幼果的襁褓,奉献自我。不得不离开的种子,也饱含月桂酸等脂肪酸,可制肥皂、润滑油,还能提取天然色素。
萼距花的花语是“思念、浪漫、喜悦”,恰是人与花共鸣的注脚。台风引来的暴雨阻隔着窗里窗外,暮色四合前,骤雨初息,细雨如丝。花坛里的萼距花在经历洗礼后依旧浪漫,不卑不亢,独自着独自的美丽,将花意演绎成片片思绪,蔓延开去。花开处,思念有了形状,浪漫触手可及,而喜悦,就在每一次不经意的低眉相遇间自然流淌。
《咏萼距花》
胭脂碎剪六铢轻,紫绡漫缀玉枝勤。
不占春先偏耐久,甘衬群芳自清明。
六瓣蝶衣承露清,一萼虹弓饮霜情。
剪风何必争高树?低处铺成星海平。
关于萼距花,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可制肥皂、润滑油等
萼距花的种子含月桂酸等脂肪酸可制肥皂、润滑油,还能提取天然色素。
不耐寒
萼距花在18℃至32℃的温度范围内可舒展枝叶,却不堪寒霜相侵,一旦气温逼近冰点,生命便黯然萎谢。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萼距花果实为蒴果,因其开花时间不定,果熟期不集中,加之种子极其细小,不易收集。这一特性限制了其有性繁殖,因而萼距花的遗传育种工作很难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