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省铜仁市开“六课”促“六强”,倾力提升“新市民”文明素养

动静原创科教健康频道《贵州教育》栏目
1614147900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省铜仁市为做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施之有力、行之有效的举措,比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简称“三因制宜”)开展的“六课”,在帮助安置区居民“快融入”“易生活”“善交流”“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指挥棒”作用,收到了实效,让安置区群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不断适应新环境、不断领略新身份、不断创造新生活。

一、开好政策宣讲课,强认识

据了解,易地搬迁前,当地党员干部给拟搬迁的群众耐心讲解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和易地扶贫搬迁的各种细节,让搬迁群众从心底感受到党的温暖。“万事开头难呐”,群众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要搬离祖辈留下来的“黄土高坡”,很是不愿意离开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山村。当地的干部为了群众能够脱贫致富,也是用心良苦!

易地搬迁后,在贵州省铜仁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党委政府领导下,搬迁群众在安置区(新社区)的生活真是“换新天”,通过兑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并开展异地结算医保、免费就业培训、城市生活技能培训(如超市购物、过斑马线)、文明社区创建等各种政策宣讲,让群众切实不断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更加理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开好文化宣传课,强氛围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融合是搬迁群众留得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丰富搬迁群众文化生活、增进相互交流和集体意识,铜仁市各区县在易地扶贫安置区建设“小桔灯”亲子阅读书屋,成立文艺队,丰富搬迁群众精神生活。深入开展“讲巾帼脱贫好故事”“讲巾帼创业好故事”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大力弘扬关爱社会、睦邻友善、家庭和睦等美德,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精神风貌。同时,设立新市民“追梦”书屋,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组织安置区青少年开展读书、研学、科普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增长科学知识,帮助搬迁群众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在寒暑假期间,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安置区开展“大手拉小手·共度愉快假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让不同年龄段的搬迁群众都能体会到“居有所学,学有所乐,乐有所获”的奋进之韵味。

三、开好技能实践课,强本领

“就业一人,致富一家”,要想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还得解决就业这个民生问题。政府部门组织开展手工艺制作、种植养殖技术、建筑工程、中式烹饪等技术技能培训,帮助适龄群众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拓展就业渠道,是铜仁市各安置社区的重要事务。根据各安置区安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一是与江苏省昆山市、苏州市精准对接,定点输出劳务,解决搬迁群众就业;二是支持搬迁群众到原就业的沿海或内陆城市稳定就业;三是引入“苏绣”“苗绣”“果箱”等生产企业,解决部分搬迁群众特别是中年妇女就地就业,既能看家,又能增加家庭收入;四是用好“小额创业担保贷款”“青扶贷”等优惠政策,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创业,开办小作坊、小卖部、小餐馆、小电商等,实现脱贫致富,部分群众已经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实现由“农民”向新市民的角色转变和身份认同。

四、开好健康普及课,强素质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搬迁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追逐梦想。因此,“既要全面小康,更要全民健康”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群众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一是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合作医疗异地结算相关事宜,解决群众看病的后顾之忧;二是因地制宜,引医入“巢”,将社区卫生资源引入安置区,建立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的第二门诊部、特色诊疗中心等,让群众“病有所医”;三是与市属高校医学单位、区县医疗机构主动对接,开展定期健康义诊、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搬迁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健康服务。

五、开好儿童辅导课,强安全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部分搬迁群众就是奔着“在城里教育资源好”来的。“留得住孩子就等于留住了这个家。”针对小学低年级孩子下午放学回家无人看管问题,为解决务工家长“后顾之忧”,在各安置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均开设“四点半课堂”。孩子们放学回到社区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踏进了社区的另外一个“学校”——“四点半课堂”。志愿者们组织安置区小朋友们开展作业辅导、创意手工课、安全自护教育、亲情陪伴等活动。通过“四点半课堂”,实现了“幼有所教,幼幼所学,幼有所乐”,这不仅拉近了小朋友们与新社区的距离,增加一些课外小知识小技巧,还让家长群体对切实感受到城市的优越感、新市民的幸福感。

六、开好老年关怀课,强孝道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老年群体关心关怀工作,既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孝道”之所需,也是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的重要途径。一是为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定期免费健康体检,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强社区休闲体育、健身场、棋牌桌等基础设施建设,让老年人走走步健身、动动身康体、打打牌娱乐;三是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同过“百岁老人”生日,志愿文艺汇演等集体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带动更多家庭见贤思齐、向善向美,以家庭文明促进社区文明。

通过“六课”的扎实开展和持续深化,不断提升“新市民”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对新身份的认同度、对新家园的集体感和对新时代新社区的幸福指数。

(本文章由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肖文冲老师提供)

编辑 | 

屈毅

责编 | 

王琦

编审 | 

刘银钢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