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妥善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确保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实现“能致富”呢?今年以来,东西部协作工作组通过对六盘水市水城区强化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和社会帮扶等工作,在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同时,也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清早,水城区董地街道新桥社区里响起幼儿园传来的欢快童谣;午后,安置区凉亭下,几位老人围坐,或闲谈聊天,或放声歌唱,安享休闲时光……作为水城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桥社区“因圈施策”,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和基础配套等项目,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医疗卫生等功能,新建活动广场、文体器材等基础设施,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对此,水城区依托东西部协作的契机,通过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站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组织化劳务输出,与结对帮扶广东省和搬迁劳动力集中务工地签订稳岗协议,让外出务工搬迁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当地。截至目前,现在广东省务工劳动力有1244人,2023年累计有组织劳务输出实现稳岗就业460人。
水城区易地搬迁安置点通过加强社会帮扶、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安置点的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了增强。东西部协作促进了水城区与帮扶区的交流合作,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记者:陈荣 张浩(水城区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