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唢呐是一件古老的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声音高亢、嘹亮,深刻感受唢呐的吹奏,你会发现其刚中有柔,强里加弱,粗音揉入细声,就如人生一般,夹杂着无尽的情感,它也是共情力极强的乐器,欢快时,不由自主陷入强劲的音乐张力,吹奏悲伤时,又能领略其中隐隐约约、丝丝缕缕的凄凉美。所以作为唢呐演奏家,张倩渊始终认为唢呐是一件完美融汇音与情、富于情感的乐器,它能够将内心最柔软、最真实的部分用唢呐传递出来,甚至在她的演绎中凸显了唢呐古风雅韵的现代风采。
FM91.6贵州音乐广播8月6日14:00,唢呐界唯一一位“金钟奖”“文华奖”双料金奖获得者张倩渊走进《原创贵州·对话》,与你感受她用一把唢呐吹出一派惊艳,让民族音乐注入新的生命力。
点击下方文字或下载百姓关注App扫码观看:
原创贵州·对话丨张倩渊:一把唢呐吹出一派惊艳,让民族音乐注入新的生命力!
与启蒙老师许伟(及师母)、弟弟合影
张倩渊从6岁就开始学习唢呐,师从贵州许伟老师。当初是怎样的契机接触到唢呐,张倩渊说是机缘巧合:“我们小学要组成民族乐团,二胡、琵琶、古筝、竹笛这些乐器已经在报名的时候处于满员的状态了,乐团的老师建议我试试唢呐这个乐器,还有名额。”虽然是阴差阳错选择了这个乐器,但张倩渊却觉得唢呐的音色和自己开朗、直爽的个性十分吻合,不曾想过这件如“另一个自己”的乐器,让她拥有加倍的能量,在她的音乐历程中不断突破,成就新的未来。
2001年,张倩渊从贵州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教授,并于2007年起跟随管子大师胡志厚先生研习管子演奏。她曾坦言,在学习过程中,枯燥的部分其实非常少,自己获得的体会、感悟、快乐比较多,得益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如今成为唢呐专业教师的她以同样的教学理念融入当下,其专业学生在国际第四届中国器乐大赛上荣获金奖,并于2011年为上海音乐学院成功创办“乐动升腾 ”吹打乐组合品牌,2012年9月被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评选为学校重点室内乐科目。
张倩渊与民族管弦乐团合作演奏《火之舞》
唢呐蕴含着张倩渊难以释怀的情愫,自童年时代懵懂的喜爱,到青年时代倾注的热情,再到醉心于唢呐世界并将其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在年仅20岁时,就摘得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之后又荣获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金奖,是唢呐界唯一一位国内最高双金奖的获得者。作为新生代杰出的唢呐演奏家,张倩渊成功首演如《火之舞》《延安·延安》《恣逸》《飒》等多部优秀唢呐作品并成功演绎和录制当代诸多唢呐优秀协奏曲,2014年出版个人首张专辑《唤凤》;2016年3月受邀参加著名作曲家秦文琛教授协奏曲作品专辑的录制,与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唢呐协奏曲《唤凤》,由世界唱片公司NAXOS全球发行,该唱片获得2018年中国第二届唱工委最佳古典原创专辑奖;2021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辑《金色年代-张倩渊唢呐经典作品演绎》。
张倩渊唢呐演奏《恣逸》
张倩渊与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唤凤》
张倩渊演奏的《百鸟朝凤》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原因之一在于其“内功”的修为,她对作品的理解及其技术展现使其艺术性得以显现。她的演奏在段落结构及其音乐风格的诠释上非常清晰,特色鲜明,如在华彩段落,她以唢呐特有音色对声音进行趣味化发展,她对百鸟和鸣进行了惟妙惟肖的逼真地表现,又在多处主题音乐的曲调优美的线条构建上进行了多变的对比,她极大地展现音乐之间动静的对比,以热闹欢快律动的百鸟欢跳而与绵长舒展的表现大自然美景之间的不同演奏方式的表现,张倩渊以其大幅度的声音对比而展现了唢呐的描绘自然风情的魅力,这使其演绎风采得以外在的直观显现。
张倩渊唢呐演奏《百鸟朝凤》
张倩渊唢呐演奏《一枝花》
近年来,张倩渊多次以独奏家的身份受邀活跃于国内外大型音乐会的舞台,唢呐协奏曲合作的乐团有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法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爱乐乐团、宁波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国内外知名团体,并与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曹鹏、张国勇、叶聪、胡咏言、谭利华、许知俊、汤沐海、金野、刘炬、范焘、邵恩、林大叶等合作。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张倩渊演奏《敦煌回响》
2014年3月27日,张倩渊受邀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携法国交响乐团合作唢呐协奏曲, 获得在场中外领导人高度赞赏;2017、2018年两次参加“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开幕式;2018年5月19日受邀参加“2018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世界新音乐节暨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2019年11月19日于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渊远流长—张倩渊唢呐独奏交响音乐会》,并于2022年出版个人专辑《渊远流长—张倩渊唢呐独奏音乐会》;2022年参加中国文学联合会“百花迎春”春节大联欢活动;202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晚倒计时活动。
张倩渊是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演奏家。
自学艺之初张倩渊就视唢呐艺术为一种高度专业化、艺术化与舞台化的音乐表演艺术,对她而言,掌握这些凝聚和承载着唢呐艺术表演绝技与审美本质的传统曲目,是传承和守望民族艺术根脉的最佳路径。唢呐文化的与时俱进让更多音乐爱好者沉醉其中,而在传承和弘扬唢呐文化的道路上,像张倩渊这样的青年演奏家一直不遗余力地努力着。作为新生代杰出的唢呐演奏家,张倩渊在唢呐演奏这个舞台上绽放出的辉煌、耀眼的光芒,影响着一代中国民族器乐演奏艺术的发展,激励了中国器乐音乐学习者勇攀艺术高峰!
张倩渊,唢呐界唯一一位“金钟奖”“文华奖”双料金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唢呐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19年北京市高校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首届舞台演奏人才项目获得者,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作品类项目获得者,是中国首位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表演人才项目的唢呐演奏家。并于2006年参加维也纳第35届国际青年艺术节比赛、2008年参加英国威尔士兰格伦国际音乐节比赛和2011年参加乌兹别克斯坦国际音乐节比赛获得国际三金奖。
FM91.6贵州音乐广播8月6日14:00,唢呐界唯一一位“金钟奖”“文华奖”双料金奖获得者张倩渊走进《原创贵州·对话》,与你感受她用一把唢呐吹出一派惊艳,让民族音乐注入新的生命力。
百姓关注App扫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