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喧闹的城市瞬间静下来,同时也打乱了大家的生活,焦虑、恐慌在所难免。在这样的情况下贵州师范大学的幼儿园(含贵州师范大学幼儿园、云岩区第十四幼儿园、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幼儿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紧急动员部署。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迅速集结,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参与到线上、线下的抗疫工作中,全体教职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他们奔赴“疫”线,“疫”放光彩。他们不仅协助社区、街道做好核酸检测、核酸抗原筛查等工作,还化身师大校园食堂守护者,一个个地查看健康码、行程码只为更精准地保护大家的安全;化身厨师,只为让师生、志愿者、医务人员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还能让在外求学的学子吃上中秋节月饼;化身“田螺姑娘”,将一份份珍贵的物资送到居民手中,让居民减少疫情带来的焦虑。他们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人民教师本色,当好抗击疫情“答卷人”。
在本次抗击疫情攻坚战中,党员老师冲锋陷阵,党员杨娜,虽然已53岁,但在组织发出号召时,毫不犹豫积极参与。哪怕在交通管制后她都能从家走路按时到达自己的点位,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她与同事打地铺留宿幼儿园。她说“我是共产党员,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志愿者工作,不分年纪。”
她们是老师,也是党员,还是家中孩子的妈妈。在这次抗击疫情攻坚战中,有条件地积极参与,没有条件地创造条件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党员孙静悦家中有两位70多岁的高龄心脏病老人及1名一岁感冒的孩子,她参加了一天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后就地转为所属小区志愿者,负责上门询问登记需求,特别是独居老人的药品需要和菜品的采买需求,协助志愿者提供餐食等。她说:“很想每天坚守在抗疫一线,但迫于家庭实际情况,只能做一些有余力而为之的小事,希望自己能为抗疫攻坚战助力,哪怕是微薄的力。”
相比这些党员妈妈,党员唐玲龙就显得没那么多牵绊,他说:“我还没成家,虽没有家庭的牵挂,但我也无时不刻牵挂着班级的孩子,每日做好排查上报工作,同时更牵挂着和我一起居住在师大校园的居民,作为党员,我一定随喊随到。”作为幼儿园唯一的男教师,他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晨曦出门,深夜归家,不管是外出到街道协助核酸采集,还是回到校园内化身为“田螺姑娘”为居民送生活物资,每次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说:“看到居民满心欢喜接过物资时,我也不禁嘴角上扬,我知道那是他们缓解焦虑后的一份安心,也更加坚信大家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相比穿上白衣变成一线“大白”的志愿者们,她们没有变身过一次白衣,但在大家心中她们同样了不起,她们是以党员张凤、预备党员黄虹菊为主的党员老师们,她们化身“厨师”,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师生做月饼。
黄虹菊说做月饼这件事很多老师都需要现学,但老师们虚心学习,不断练习,从第一天不会做到后来越来越熟练,参与制作了1万多个月饼,只为在中秋节之际准时给全校师生带去节日的问候。
党员张凤表示:“虽然自己不能到一线抗击疫情,但在后方思想上、行动上绝对不会掉链子,我们参与到食堂的工作中,每日为师生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还变成了“打饭大妈”。而在中秋佳节团圆之际,参与制作月饼,只为让每一个在外求学的孩子吃上月饼,吃上独有的“师大牌”月饼,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干劲十足,也会更好地坚守目前的岗位。”
此次抗疫斗争中,贵州师范大学的幼儿园党支部16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都在街道、社区、小区参与着核酸检测、抗原筛查、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工作。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人民教师本色,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抗疫乐章,绽放着自己的光彩。
供稿:贵州师范大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