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坚持初心 千里之外育桃李—— 记剑河县民族中学校长郭振华

贵州广播电视台黔东南站
1693971720
积分商场

“我将尽快转变角色,不把支教当公事,而是家事;不把剑河当他乡,而是家乡;不把师生当他人,而是家人。用真情、下真功、付真心,和剑河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员工一道形成合力,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地开展工作……”2022年7月26日,刚从西藏墨脱支教回来,高原反应还没完全消停的郭振华主动请缨,再度踏上离家1000公里之外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剑河县,担任剑河民族中学校长,继续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

刚到剑河的第一天,郭振华便开始走访相关部门和人员,深入学校实地调研。接下来向学校师生和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深入农村家访等。十几天里,他白天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晚上则连夜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和数据……

2022年8月10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一份详实而具体的《贵州省剑河民族中学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便已出炉。“整篇报告内容详实,有问卷调查,有数据支撑,有原因探析,有深入思考,值得其他帮扶校长学习。”中组部请相关专业机构对“组团式”帮扶的247位高中校长所提交的调研报告进行了评分和点评,《贵州省剑河民族中学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获专家评委高度认可,并入围建议获奖名单。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郭振华还撰写了《贵州省剑河民族中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方案》,全面规划剑河民族中学未来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和实施办法。“未来三年,我将和大家朝夕相处,并肩作战,何其有幸,也倍感压力!在这里,我郑重表态:进了剑河门,就要办好剑河事,做好剑河人。”郭振华在剑河县干部见面会上的表态,说要做好剑河自家人的事情——剑河成了他的又一个家,支教已经不是公事,而是家事。

“每一天,郭校长都是最早来到学校的!”正如学校门卫杨胜刚说的,郭振华每天总会早早来到学校,看学生锻炼,看学生早读,看看校园卫生……每天,在学校的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地,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与教师交流,跟学生谈心,这些都是他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请专家到学校培训老师,找爱心人士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协调东西部协作资金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郭振华不仅把家搬到了剑河,他更是把被褥搬到了办公室。有他的示范,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年多来,该校通过重构三重文化、建立三项制度;聚焦质量,深化三项改革;聚焦课堂,抓好三个关键;抓实三项常规活动、做好三项整治提升,用好“组团式”帮扶教师团队,设计扁平化服务管理体系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基础设施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为了让他安心工作,我就带着孩子一起来到剑河,希望我们一家人安心在这里工作学习。”采访中,郭振华的妻子彭九侠告诉记者,因为知道丈夫在三年的援藏工作中,身体受到了一定的损伤,自己在他来到剑河不到一个星期时就作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带着女儿从顺德来到剑河和丈夫一起支教。

“一直期盼着与校长共餐,今天终于实现了!”高二(14)班的文佳宇激动地说。据了解,郭振华来到剑河民族中学之后,设立了校长接待日,每周三上午与9名学生一块在学生食堂就餐,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深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中秋佳节,亲笔给全体教职工写信,送上自己的祝福;

“六一”儿童节,为教职工的未满14岁的孩子每人准备一件牛奶;

高考前夕,为所有考生准备壮行餐和爱心早餐;

……

一年多来,郭振华为学校全体师生所做的点点滴滴,大家都记在心里。

从雪域高原到云贵高原,从藏东南到黔东南,从秘境墨脱到多彩剑河,从门珞到苗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对口援建到教育帮扶,从一人到一家……郭振华用援藏、用帮黔诠释着他的教育初心和使命。

黔东南融媒 余天英  龚祥亮

编辑

钟泽

责编

罗蕾

编审

高涛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