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有一种浪漫叫作携手并肩前行!——省统计局夫妻俩的抗疫日记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1663235520

连日来,在贵州省统计局数十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中,家住白云区的青年党员曾勇一家三口显得格外特别,用他们的默默付出书写了一个小家庭的同心防“疫”的故事。

有一种力量来自家人的支持!

9月5日一早,曾勇得知暂不能到单位正常上班,就当即向妻子表达了参加小区志愿服务的想法。懂事的儿子说:“去吧,爸爸,在家你也心不安,前段时间你在单位加班好多天,我和妈妈不也是好好的吗?”。的确很多时候由于工作需要,他很难照顾妻儿。“想去就去呗,家里有我在,不要担心!”妻子杨群没有一丁点的抱怨,也给予了他鼓励和支持。

第一天,他如愿地当上了志愿者。在泉湖街道同心社区,他主动学习疫情信息,开展政策宣传,协助搭建帐篷,积极搬运物资,现场协助居民进行核酸采集前信息登记、维持排队秩序、上门入户通知。当天,第一轮核酸检测一直持续6个小时,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他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能用手使劲撑着石墩斜靠着。当他打开手机,看看家人鼓励的信息和微笑的照片时,心里很暖,感觉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他说“有家人的支持,累一点、苦一点没什么,齐心协力疫情才能早点结束”。

有一种浪漫叫作携手并肩前行!

第二天一大早,结合前一天的工作遗漏和不足,曾勇与妻子就讨论起如何精准掌握每家每户信息,便于快速登记。他充分发挥“统计人”的特长,将前一天登记情况规范整理,完善简化行列间的关联内容,妻子一旁帮助清点人数、核对信息······,新打印出的人员花名册,基本无误、一目了然,做到只需简单画“勾圈叉”就能准确登记,极大减少了登记、复核的时间。妻子就这样被悄然地动员了,简单早餐后,给孩子备好午饭,两人一起出了门,共同开展了第二次核酸检测服务。

9月7日,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他和妻子主动揽下了整个7栋抗原检测服务,4个单元共48户,老人尤其多,得“一对一”帮助,这原本是3至4人的工作量。小两口一层一层爬楼发放检测试纸,耐心指导居民完成自测,相互配合很是默契。从早上10点一直到下午两点,92人全为阴性,信息复核也同步完成,时间整整比其他楼栋快了30多分钟。虽然又累又饿,但收到了无数的“谢谢”,着实能帮到身边的人们,他们依然觉得十分的值得。

有一种收获来自心灵默契的互动!

9月8日,第三轮现场核酸开始了。夫妻同在一个点位,在互相配合穿好防护服、戴好护具后,他们迅速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展起工作。一边工作、一边思考、一边改进,为减少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提高采集速度,小两口提出以20人为一列,拉长排队间距,仔细核验“两码”和上轮检测结果,提前照相提供试管码方便扫描,结合快速交替“送管”“放管”等方式,尽可能让点位医生不间断高效采集。

说干就干,有序引导好队列,准确快速确认信息,配合好采样医生,600余人的采集任务,仅3个小时就完成,速度比前一次现场核酸整整快了一倍,大家脸上流露出了笑容,小区居民纷纷称赞“今天不错,检测真快!”

下午开始配送起了物资,几十个大包小包,妻子很耐心地一一清点核对梳理,认真检查新鲜程度。34岁的曾勇负责肩扛手提,摇摇晃晃上楼入户送到家,每一次折返取货时都呼吸急促、大声喘气,顾不上休息,他坚持在晚饭前全部送达,实实在在的付出,让楼栋的每一家都感受到了他们的爱心与温暖。这天回到家中,儿子说也要当一名小小志愿者,曾勇翻箱倒柜还真找出了几块红布,裁剪、缝上、涂上黑色的字、画了一张笑脸,曾楚洋小朋友的小小的“红袖套”做好了,儿子自豪地戴在了手臂处,睡觉的时候也不愿意取下来。

9月9日0时起,曾勇所在的小区解除临时静态管理,但是“解封不等于解防”,每日收集健康监测信息、一周内开展三次抗疫检测、积极申报“无疫小区”等等任务还很艰巨,他们坚持戴着这别样的“红袖套”,依然活跃在同心社区七彩湖小区。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千千万万的家庭,若干个别样的“红袖套”,正携手共做暖暖贵阳人、守护暖暖贵阳城。

通讯员:向达平  李松

记者

刘宏鹏

编辑

王悦如 王涛

责编

杨龙丽

编审

鲍知非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