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村庄整治、庭院整治、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摘自2022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对外和其他村比,对内把各家各户晒出来评比。爱“攀比”的人大代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同心社区支部书记卯昌举走进《两会透明度》直播间,一起来听听他“攀比”的那些事。
2021年春节期间,威宁县草海镇同心社区支部书记卯昌举到黔西县化屋村考察学习,回来后,他在自己的笔记上打了一个大问号。
“同是毕节市,黔西县的化屋村就这么美丽、这么漂亮、这么干净,我们同心社区还存在大量不干净、不卫生、不文明现象。”
为什么会有差距,卯昌举和化屋村较起了劲。用他的话来说,较劲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超越。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我们必须要先抓人居环境整治。化屋村近几年的变化就是很好的印证,我们同心村在近几年却没有多大变化。”
气候潮湿的威宁县同心村,海拔1800多米,2600多人口,这个全省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去年成功脱贫。卯昌举说,好不容易日子过好了,不能让人居环境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最大的困难就是群众思想意识落后,你让他把这个环境搞好,再出去打工,再出去就业,他说耽误时间了,说要迟到了,要被老板开除了等等,找一些理由来拒绝。开展工作就遇到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甚至不支持,把你往外推的这种现象。”
改变人居环境最不容易的是转变观念,卯昌举也参与到片区包干的工作中。
“我负责从村公所到老孙家门口这个区域,总长240米,两面辐射40户左右农户。我主要负责管理日常环境卫生,区域范围内属于通村公路,有产业参观道、有冷链物流园、有餐馆、有百货经营部、有同心小广场。多谈心多交流,慢慢把村民思想扭转过来,最后让他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集中统一起来,再把我们的建设标准给他说,一次两次他不做,那么三次四次他一定要做的。”
管片人员的工作做得到不到位,村民家的环境卫生打扫得好不好。卯昌举按照一贯爱比的风格,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把做得好和不好的都晒出来,不好的扣分批评,好的加分表扬。
“我们制定了同心社区人居环境卫生考核办法和细则,办法有十条,分别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十乱现象进行积分管理。在十项工作当中,你只要违反了一条,就进行扣分,扣分到一定标准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一个名义上的处罚,如果他逐渐改变和改善了这些工作,又进行加分,根据规定一季度一评比,一年一总结。”
今年是卯昌举做同心村支书的第十一年,也是作为省人大代表的第五年,他经历过村民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也经历了同心村脱贫奔小康的大考。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他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他说也知道有人背后说他总爱比这比那,但他很坦然,他希望村里多一些和他一样爱“攀比”的人。
“我期待的同心社区人居环境就是看不到垃圾,闻不到臭味,生态优美,生活富裕、干净整洁,鸟语花香;人文文明程度就是邻里和谐,民风淳朴,家风优良。我想用‘繁花似锦’来比喻我的期待,那就是人勤春来早,一片宜居宜业的和谐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