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文化中国行丨侗族掌墨师的最强大脑

动静原创
174651696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侗族木工建筑,接触之后才知道,相当复杂。”贵州省黔东南州肇兴镇纪堂村人陆德怀,从事木工行业三十多年,从最开始为了学一门谋生的手艺,到后来成为备受敬重的掌墨师,他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有了更深的见解。

图解: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纪堂村掌墨师 陆德怀

掌墨师,按字面意思来说,就是掌控墨线的师傅。侗族人的鼓楼、风雨桥,甚至居住的房屋,都是纯木制的榫卯结构建筑,修建时,需要一名掌墨师来全程主持,用墨斗在木材上勾勒线条,方便下锯、斧凿。“掌墨这门技艺在我们侗寨里面负担相当重的。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都是他一个人操办。”陆德怀说。

图解:陆德怀(左)正在掌墨施工中

那究竟有多复杂呢?一座侗族鼓楼就有一两万个部件,风雨桥多则有三四万个部件,将几万个木头材质的部件顺利地“拼”到一起,复杂程度可见一斑,而每根木头又都有它应该在的位置,一根也不能放错,照陆德怀的话讲,“卡进去了,就锁住了,你想拆都难。”这就需要掌墨师的最强大脑助力。传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通常只需要一张正立面图、一张剖面图、一张平面图,三张图纸就可以施工,几万个部件怎么“拼”?答案全在掌墨师脑子里,“每根墨线,每个角度,都在我的脑子里记得清清楚楚。”陆德怀说。

图解:陆德怀手绘的纪堂村观景台施工图

而“卡进去”,其实就是榫卯结构的形象化比喻,将木头的凸出部分精准地卡进凹槽部分,两块木头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实现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却能牢牢固定住整个建筑的魔力。陆德怀介绍道:“不管你有1万件、2万件,都编号,按顺序来做的。我们木工建筑不像混凝土,木头两端是不能碰头的,又要保持在一个水平上,那就只能从木头中间穿过去,跨度长的,你可以在中间再加个支撑点,才能牢固、才能平衡、才能稳。”榫卯结构允许木材轻微晃动卸力,建筑越重,下压时咬合便越紧,加上耐腐蚀的杉木,使鼓楼、风雨桥可历经百年沧桑而不倒。

图解:陆德怀手绘的榫卯结构示意图

鼓楼、风雨桥和大歌,被誉为侗族人的“三宝”,其中鼓楼更是侗族人的精神象征,是侗寨的人文地标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陆德怀说:“我们侗族文化没有文字记载,都体现在建筑标识上。鼓楼上的这些绘画,织布也好,砍柴也好,都是以民族图案为中心,挑檐就像我们侗家妇女穿的衣裳,斗拱像姑娘戴的帽子,都有具体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图解:肇兴侗寨的信团鼓楼

图解:侗寨里的老人们在鼓楼下下棋

回顾半辈子木工生涯,最令陆德怀引以为傲的,就是2015年在湖南绥宁由他掌墨建造一座风雨桥,“有两三万个部件,花了10个多月才建好。”陆德怀说:“像我们寨子里的公共建筑,该建的鼓楼老师傅们都已经建好了,现在只有小的是我建的,就是纪堂寨门,还有进了大门以后水上的风雨桥,还有个小的观景台,下鼓楼旁边的风雨长廊。建鼓楼那时候我还小,还在读书嘛,我又不符合那种条件。还没学到完美的时候,可惜老师傅已经走了,这是最大的遗憾。”

图解:纪堂寨门

图解:肇兴侗寨的礼团鼓楼

1989年,陆德怀师从陆文礼,如今肇兴侗寨的礼团鼓楼便由陆文礼掌墨。他是侗族“加假柱变换立面”的“变角鼓楼”的首创者之一,编写的《鼓楼图册》首次系统记录了侗族建筑技术,让侗族鼓楼建筑理论落在了纸上。陆德怀回忆起师父,感叹道:“他是最杰出的一个掌墨师。不光我作为他的徒弟,感谢他,其他人也一样如此的,你有成绩,你的贡献比较大,对家乡、对寨子,人家都会因为你去世而感到可惜。”

“上一辈有7个掌墨师,现在他们都走完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寨子加上我,有三个。我有四、五十个徒弟,年轻的可能40多岁了。”陆德怀说。而他的徒弟们由于都还没有出师,没有自己的徒弟。面临这样的生存困境,陆德怀坦言:“主要是因为现在没得活干,没有工程做。”

图解:陆德怀正在建造鼓楼模型

图解:陆德怀和研学的学生

在陆师傅家旁边的小院子里,放着他还未完工的鼓楼模型,他一有空就到这里来,想着完成后,可以给一些暑假来研学的学生参观学习。陆德怀说:“把小模型当体验侗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是当传承之路,我不管是哪里过来的,我都教。现在我这帮跟我做活路的徒弟,不管我们寨上的,还是外省的,我都教。这门技艺你不可能保守,你要把大门敞开。我们是50多岁快60岁的人了,但也还年轻,也还可以奋斗,有活了也还做,可能那些年轻人也还跟着,只要有一个带头,就会有人做。”

为铭记掌墨师的功劳,寨子里的鼓楼、风雨桥等公共木质建筑竣工后,都会在横梁上写上掌墨师的名字。陆德怀说:“人记不如墨记,以后你走了,你的名誉还在。”这些建筑将侗族人世代传承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具象化,像一位长寿老人,沉默不语,见证着侗寨上百年的风风雨雨。

部分素材来源:

@掌上黔东南 @动静黔东南 @黎平发布 @从江发布 网友:府前路玩泥巴

记者

李诒瑞 付友

编辑

吴雷

责编

曾明

编排

陆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