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这种慢性病儿童更易中招!鸡蛋吃不对,可能会生病

人民日报
1555895640
积分商场

春花烂漫之时

很多人出现了花粉过敏症状

起疹子,眼睛红肿

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医院相关科室的门诊病人

一下子也多了起来

除了季节性花粉过敏

引起过敏反应的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食物、药物、体质、气候等等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如果对食物过敏,很多吃货只能忍痛割爱。那么,过敏性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呢?哪些食物需要格外小心?怎样有效预防和避免发生过敏反应?18日,在"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上,来自医学和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们为公众进行了科学的解读。

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高于成人

过敏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由过敏原刺激机体所致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引起,具有患病率高、损害生活质量、影响学习与睡眠等危害,病因复杂累及多个器官,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

食物过敏是过敏性疾病中的一种,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中日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薛文通介绍,全球有20%-30%的人口患有食物过敏,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国食物过敏的发病率约为2.5%-3%。

薛文通指出,食物过敏是指极少量的食用过敏原就会导致严重得多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具有伴随终生、很难治愈的特点。食物过敏分为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非IgE介导、IgE和非IgE混合介导三种类型,其中以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为主,包括致敏阶段、激发阶段、效应阶段。

"致敏原在流经口腔、胃肠道消化系统时,会被胃酸、各种消化酶等作用,从而分解或修饰,变成小分子物质;同时,构象表位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致敏性高低。"薛文通建议,食物过敏患者除远离过敏原以外还需保持胃肠道健康。

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马婷婷指出,婴儿及儿童胃肠道屏障作用差、某些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度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因此食物过敏患病率比成年人高。

同时,过敏性疾病如果没有控制得当,会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一个病程上的变化:早期以皮肤、胃肠道为表现的过敏现象,发展到上呼吸道乃至下呼吸道的三部曲式的演变,即湿疹皮炎——鼻炎——小儿哮喘——成人哮喘。因此,婴幼儿及儿童过敏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鸡蛋最易致敏但有周期性

中国人常说"忌口",就是因为对某些食物产生了过敏反应。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坚果、鱼、虾、蟹、贝类等。在中国,鸡蛋是婴幼儿和儿童群体中排在首位的过敏原食物,轻则胃肠、皮肤、呼吸道不适,重则引发窒息,危及生命。

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日常。为何鸡蛋成为国人的第二大过敏食物?对此,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佟平这样解释:"鸡蛋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最高,氨基酸组成比例最接近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乳融状易吸收。"

不过,不同食物的致敏周期也不一样。马婷婷说,花生、坚果类的一旦致敏有可能是终生性的,但鸡蛋、牛奶可能只是婴幼儿期过敏,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它们的致敏性是降低的。

在临床上,医生一般通过血清特异性IgE含量、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双盲安慰剂激发实验等方法来确诊婴幼儿是否对鸡蛋等食物过敏。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医院的过敏原检测并不能涵盖所有食物,有些过敏原致敏的概率很低,不在检测之列,容易被忽视,对于过敏人群来说,就成了一颗"隐形炸弹",比如核桃。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车会莲表示,不少研究已经证实,核桃过敏主要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核桃引起的过敏在我国发生率非常低,不到万分之一,一旦发病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导致休克和死亡。"

"因为核桃中的过敏原与杏仁、樱桃、李子等食物中的过敏原序列相似度较高,可能也会存在对这些食物过敏的现象。"车会莲提醒,日常生活中要谨慎食用。

此外,有些食物过敏的发生还与运动密切相关。"单独吃某一种食品不会产生过敏,只有吃完这个食品以后,再加上运动,才会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马婷婷说,这类食物过敏原以小麦、虾、螃蟹、贝类为多见,进食1-2小时内运动易发生。

选对加工方式远离过敏反应

食物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不仅改变了食物的风味,也会影响其致敏性。比如,食物热处理能够通过改变分子内、分子间的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破坏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影响构象表位,改变食物蛋白致敏性。

对于核桃过敏患者而言,优先选用高温高压加热处理,同时要避开微波加热处理方式。车会莲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家里做了核桃粥或者核桃制品,加热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微波加热,微波加热使得原本已经丧失了致敏性的过敏原蛋白质结构又会恢复,这样可能喝凉的不过敏,喝热的过敏了。"

通过选取干热和湿热、高温高压、微波等处理方式,车会莲研究团队发现,湿热和高温高压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核桃蛋白质量浓度,还能显著降低核桃蛋白抗原性,即最终降低了核桃蛋白致敏性。

鸡蛋的不同做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充分加热或是其他方式加工的鸡蛋,正在被研究用于建立鸡蛋免疫耐受。佟平研究团队发现,就致敏性而言,生鸡蛋>溏心蛋>水煮蛋>卤煮蛋。因此,佟平建议,尽量食用煮熟(甚至煮老)的鸡蛋。

"佟平说,针对轻度鸡蛋过敏患者,采用口服耐受的方法,慢慢逐量添加鸡蛋制品,比如蛋糕,饼干,还有干燥之后的鸡蛋粉等,诱导患者对鸡蛋产生耐受。另外,建议患者通过摄入益生元或者益生菌,来调节肠道免疫力,有助于他们产生耐受。

目前,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而且危害较大。"防治过敏性疾病的关键是要明确过敏原。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采用对症治疗、脱敏治疗、避免接触过敏源。"马婷婷建议,公众首先要到正规的三甲医院进行过敏原的筛查,明确过敏原进一步做好相关的过敏性疾病治疗。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