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年的蔬菜种植销售经验,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乡的村民杨元桃被大家称为“菜姐”,“菜姐”卖菜很简单,每隔一天,她就会在微信群里,向各位客户推销自己大棚里成熟蔬菜的种类和数量。第2天客商们就会开着车,自己到大棚来收购。
杨元桃:有黄瓜1000多斤,丝瓜3000多斤,辣椒1000多斤 后天你们喊车子来哈
客户:那帮我留黄瓜500斤,丝瓜2000斤
客户:后天我喊车子来拖,给我准备辣子1000斤
去年,“菜姐”的客户组建了一个蔬菜销售的微信群,如今,一句语音就可以让“菜姐”的蔬菜卖到了长沙、怀化等10多个城市。
2016年,万山区黄道乡开始发展标准化大棚蔬菜,政府陆续投入财政资金1700万元,社会整合2800万元打造基础设施,形成了1200亩大棚蔬菜,杨元桃经营其中的300亩大棚蔬菜,如今,杨元桃每年种菜的年收入超过70万元。
在万山11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一两个像“菜姐”这样的种植大户。
年收入超70万元,说到这,小编也想去卖菜!!
“留瓜的时候就是15~17片叶子,如果你七八片叶子就留瓜,藤就长不粗,瓜就受影响”这个正在指导村民种丝瓜的不是农业技术专家,而是万山区黄道乡党委书记舒德,2015年,万山区从山东引进了九丰农业,为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技术和新思路,几年来,乡镇干部已经成为新技术的推销员。
为什么乡镇干部要当推销员?
万山区黄道乡党委书记舒德说,学会所有的技术是保证九丰技术人员撤离过有本土的人员继续管理大棚,使下一步产业发展更有保障,而仅凭农业农村局的指导是不够的,时间、财力都有很大的制约,所以就要求乡镇的干部都要懂技术。
总结一句话,乡镇干部当技术员是因为万山的大棚蔬菜太多了,忙不过来!
万山的大棚蔬菜有多少?
目前,铜仁市万山区500亩以上坝区有12个,总面积9953亩,其中,超过40%的500亩以上坝区都是标准化大棚蔬菜。
有了大棚蔬菜技术的推广作为动力,大棚里的蔬菜不仅有高颜值,还有高产值。在万山的12个坝区中,高楼坪乡的大树林坝区是产值中的“坝王”,平均亩产值超过了12000元。
万山区高楼坪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钟作金表示,大树林坝区一共是1020.15亩,大棚蔬菜覆盖率达到了90%,以相对便宜的丝瓜为例,种植大棚蔬菜一亩的产量是12000~15000斤之间,单价在一块到1块2,每亩的产值在15000~18000元之间,平均下来,亩产值在12150元。
你没有看错!
亩产万斤!
亩产值超过一万元!
2019年,万山区500亩以上坝区中,超过40%为标准化蔬菜大棚,坝区的土地流转率提高到65.81%,道路通达率为87.42%,今年坝区平均亩产值预计达到8800元。
种菜能致富
最后看看铜仁市万山区委副书记 政府区长张吉刚的蔬菜宣言:“武陵菜都”不一定很大,它产值高质量高,能够占领技术方面的高地。万山立足于做蔬菜精品,统一的技术、统一的育苗、统一的销售渠道,以高品质的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大力推广坝区建设。万山的目标是在12个坝区当中,一个打造成样板坝,平均亩产值要达到12000元以上,4个坝区打造成标准型坝区,亩产值8000元以上,其它的亩产值达到5000元以上,通过坝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向其他的区域拓展,把万山的农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