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到“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贵州牢记嘱托,在构建坚实生态保护屏障的基础上,围绕生态资源产业化利用、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等,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切实走出了一条“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5贵州·镇宁黄果树马拉松近日在安顺镇宁开跑,来自国内外的上万名跑者体验“人在画中跑”的独特意境。“黄马”举办20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展示贵州秀美山水、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遵义赤水市,不断完善的旅游设施让旅游体验升级。丙安古镇这家依天然瀑布与陡峭崖壁而建的野奢酒店刚投入试营业,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乌克兰游客 丽莎
乌克兰游客丽莎告诉记者:“我觉得瀑布很漂亮,这个地方也是很漂亮,我真的非常喜欢。”
2024年以来,赤水市已投运6家精品民宿和1个小微民宿集群,推动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
如今,到“黄小西吃晚饭”赏世界级山水画卷,已成为游客赴黔热门之选。今年一季度,贵州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1%,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9.9%。
绿水青山孕育生态好产品,一批“贵”字号生态食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九届蓝莓文化旅游节日前开幕。作为全球知名的蓝莓生产基地,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8.72万亩,2024年蓝莓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8.5亿元,带动3.6万群众人均增收1.2万元。
在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的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可处理12万吨刺梨、猕猴桃、杨梅等农特产品,每小时可生产4800瓶口服液、36000罐易拉罐产品。今年企业推出了苏打气泡水、刺梨胶原蛋白肽、刺梨益生元三款新品,有利于刺梨产业接二连三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推进。
2024年,贵州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去年,省工信厅等十一部门印发《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省生态食品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000亿元。
安顺台 凃文俊 刘庆 镇宁融媒 陈海黎 郭佳丽 遵义台 赤水融媒 王亚 黔东南融媒 麻江融媒 吴兴芳 刘彩汛 付善青 六盘水台 张锦 赵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