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2日),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90年沧桑看巨变”蹲点采访启动仪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举行。启动仪式后,媒体记者来到黎平县少寨村红军桥进行采访。大家走上红军桥,细细体会这无声的历史讲述者,带来90年前的时空记忆。
“当时村里50多户人家,有30多家把自己的门板给拆了,就为了给红军建这座桥。”讲解员、黎平县委党校教师吴蓉桃给大家介绍道。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县城召开了长征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决定向遵义方向进军。几天后,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少寨,却被一条70多米宽的河挡住了去路。先头部队本可以乘船过河,但为了给大部队开辟快速通道,也为了方便当地百姓,便决定在少寨村停下来架设一座木桥。
红军架桥缺少木料和帮手,乡亲们就自发行动起来,有的带来了麻绳、斧头、锯子,有的甚至拆了自家门板。冬月的河水,冰冷刺骨,红军和群众毫不畏惧严寒,纷纷跳入河里,一起打桥桩、固桥柱、钉木枋、铺桥板。军民团结一心,架起了这座长70多米,宽1.3米,高3米的木桥。
“红军桥是红军留给大家的宝贵精神财富。看见红军桥,就看见了盼头。”村民们说。90年来,这座木桥被大水冲毁了几十次,每当木桥被河水冲毁,或因日晒雨淋而自然损坏时,少寨群众都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将木桥按照原样进行修复,还订下寨规要好好保护。
采访当天,记者发现村里的杨婆婆在红军桥下清洗蔬菜,今年70多岁的杨婆婆告诉记者,红军桥的故事,她是听老一辈讲的,现在她也讲给自己的儿孙。
为修桥,少寨村还特意划分了一块山坡林地,种植“杉木树”,这种树只用来修桥,不做它用。“我在想,老百姓为什么会爱桥和护桥,是因为红军一心为民的情怀,老百姓不知道怎么感谢红军,就世世代代守护这座桥。”吴蓉桃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