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贵州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围绕党建引领、就业扶持、社区治理等内容,提升搬迁社区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搬迁人口市民化进程,着力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正值暑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思源社区的党员们正和网格员一起,上门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活动。
杨昌舟
思源社区党员杨昌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这支队伍有四五十人,在未成年保护、平安建设,养老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社区治理得更好了
思源社区聚居了18个少数民族的群众。为了及时响应诉求,社区以党员为核心,吸纳社工、网格员组成志愿服务队,重点聚焦群众的就业问题,建立服务台账,确保有劳动力的家庭充分就业。
周乐祥
思源社区党委书记周乐祥表示,要把党支部扎根网格、建在楼栋群,靠科技赋能把物业、商户、志愿者等力量攥成“一股绳”,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有成效。
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是贵州单体安置规模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共有搬迁群众6372户29001人。在街道的综治中心视频调度大厅,1000多个监控画面正实时呈现每个单元楼门口、辖区主次干道上的情况,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现在,柏杨林街道已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的治理架构,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楼栋、覆盖到单元。
冷付春
柏杨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冷付春告诉记者,精准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化解问题的效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为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六盘水市水城区红桥街道鱼塘社区划分7个网格,由网格员逐户采集社区住户信息。目前,社区已建立起涵盖就业帮扶、养老服务、矛盾调解等 9大类 28小项的电子台账,并持续做好劳动力就业工作、民生兜底保障等工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共有搬迁群众超12000人,其中 “一老一小” 占很大部分。为了丰富老人、孩子的生活,街道不仅组织了各类文娱活动,还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为他们提供放松身心、寓教于乐的场所。
邓菁
洒金街道宣传和组织委员邓菁介绍,目前街道三个新市民社区均已配套建设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吾老驿站、希望小课堂等公共服务,常态化地开展了义诊服务、银龄学堂、爱心妈妈入户走访,用心用力用情托举“一老一小”群体稳稳的幸福。
来源:黔西南台 黔东南融媒 龙思全 杨育森 七星关融媒 杨娟 六盘水融媒 左宇 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