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第二届贵州乡土建筑传统技艺大赛在贵阳拉开帷幕。来自贵州8个地区的10位能工巧匠齐聚一堂,他们中既有坚守行业数十载的老匠人,也有致力于振兴乡土建筑的新生代,年龄跨度从“50后”到“00后”。
比赛现场,匠师们神情专注,动作娴熟。刨花如卷云般从刨刃下翻飞而出,墨线在木料上弹起笔直的痕迹,榫卯结构在敲打中严丝合缝地咬合。一位老师傅手持传统角尺,反复校准斗拱的角度。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记者:杨昌鼎
9月7日,第二届贵州乡土建筑传统技艺大赛在贵阳拉开帷幕。来自贵州8个地区的10位能工巧匠齐聚一堂,他们中既有坚守行业数十载的老匠人,也有致力于振兴乡土建筑的新生代,年龄跨度从“50后”到“00后”。
比赛现场,匠师们神情专注,动作娴熟。刨花如卷云般从刨刃下翻飞而出,墨线在木料上弹起笔直的痕迹,榫卯结构在敲打中严丝合缝地咬合。一位老师傅手持传统角尺,反复校准斗拱的角度。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记者:杨昌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