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蒙上了一层特殊的阴影,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时期,更是一场艰难的疫情防控战。贵州省人民医院人作为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卫士,全员奋勇冲锋、迅疾行动,汇聚实干的力量,彰显医者的担当,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
医务处、护理部到发热门诊现场办公
发热门诊护士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医护人员每天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发热病房内护士为患者做护理治疗
医护人员在监护室为患者做治疗
“院领导,我刚退下护士长岗位,具有较强的病房管理能力,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胜任本次任务,请派我去支援。”这是身患癌症却仍然战斗在临床的廖云护士长的请战书。
“主任,请派我去一线,我是感染科的护士,我有专业特长,一定行” ;“我是技能操作能手,我愿意去”;“我是病房的院感护士”“我是单身没有负担”……这些都是首批派驻到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工作的护士们的请战书,她们怀着极大的勇气和奉献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1月27日医院已选派出8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参与救援任务。1月28日又有390名护士踊跃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1月29日派出2名医护人员到贵州省疫情防控定点救治医院支援工作。目前还有很多医护人员随时待命赴湖北支援。
“等我吃颗药就立马过来解决”感染科孙善碧护士长一边接电话一边吞下两粒降压药,转身就急急匆匆往病房奔去。从筹备期至今她已经连续7天坚守在发热病房,每天几乎只睡2个小时,忙绿于感染监控、梳理流程、护理患者、协调物资等,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导致她突发高血压。同事们都劝她回去休息一下,她却说“那么多的患者需要我们,我们的工作人员放下了年迈的父母,放下了与军人丈夫仅有的几天团聚,放下了孩子的生日庆祝,我必须跟他们战斗在一起。”
“对不起,对不起,宝贝,妈妈上着班没能接到电话……妈妈要让这些发烧的小朋友不烫烫了才能回来。”刚脱下防护服的护士妈妈留着眼泪回复着孩子的“25个未接电话”。因为工作需要,她们每班穿着医用防护服与疑似感染的发热患者近距离接触,无法使用手机,几乎与外界隔绝。穿防护服的前两三个小时内他们不愿意吃不愿意喝,担心想上厕所;穿上防护服之后往往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顾不上喝水、顾不上吃饭、甚至顾不上去厕所;脱下防护服时才发现背已汗湿、唇已干裂,很多人都已经出现了口腔溃疡和便秘的症状。但是,在这样的困难下,她们还练就了防护服下的“一针准”,为避免防护目镜起雾,她们在护理操作前尽量屏气完成操作,达到采集标本一次成功,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竭力减轻了患者的不适。
“闺女,你5天没有回家了,又不让我进去,那我就先走了,给你带的饭菜,等你回来再热给你吃,爸妈回去就待在家不出门,你安心工作。”这是昨天晚上一位护士的母亲给女儿的留言。母亲想给女儿送些饭菜到医院,但是路上打电话时,女儿的同事接到电话后,告知他的女儿正在发热病区工作暂时不能出来见他们,而且医院人流较多容易感染,就劝他们别来医院。所以,母亲只能远远看了看省医大门,提着饭菜回家去,给女儿发了这一条信息。女儿想象着父母远去的背影,心中万般感慨,既有对父母的愧疚,更有对家人的感谢,感谢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他们,只是奋斗中的省医人的一个个缩影,他们怀揣着医者的仁心博爱,肩负着战士的忠诚勇猛,越是艰难越向前,用责任和担当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