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茶学院以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博士村长”茶产业队为主体,组织部分本科生,组成“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并号召学院每一位同学,按照“返家乡、就地就近”原则,重点围绕“夏秋茶如何高质量综合利用”开展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为期近两周的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暑假,贵州大学茶学院“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成功获批国家重点团队立项。茶学院的团队前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长田镇长田村、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神仙庙村、安顺市金尘茶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毕节海马宫、普安、晴隆等多个产茶县区乡村及企业,以茶园共话、“茶园行走式”思政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党建带动团建,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等活动,投身乡村振兴。
7月12日,茶学院院领导以及茶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邓燕莉、茶学院“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队员等一行八人前往海马宫村了解该村茶叶种植情况。他们与驻村干部及当地茶农们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夏秋茶难以利用的问题,为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将夏秋茶制作成黄茶、红茶、老白茶,以此推出海马宫一系列特色夏秋茶等产品,并在加工海马宫黄茶的技术问题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希望能从提升夏秋茶利用率等方面增加该村的经济效益。
7月15日,茶学院院领导带领“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成员一行16人前往晴隆县、普安县普安红集团进行调研座谈。通过交流座谈他们发现,普安红集团利用夏秋茶生产小饼压片茶提升夏秋茶利用率,为夏秋茶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方向。
团队成员们在贞丰县长田镇长田村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长田镇党委书记娄瀚提出:“长田镇茶产业是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缩影,存在茶叶企业竞争力不强、品牌影响力较弱以及茶产业整体产业化水平低三大问题。希望本次实践活动能为长田茶产业发展带来一些新方向,新方法和新希望。”团队成员积极响应,决心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力量。产业队还开起了坝坝会,带队老师强调同学们要“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团队成员立志为长田镇夏秋茶的综合利用、茶产业的发展拿出新方案,创出新产品,走出新道路。
团队在驻村工作队员杨晓飞博士的带领下实地考察长田村幼龄茶园示范点,就该示范点存在的劳动力老龄化、茶园管理不当、养分短缺、茶苗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可行的专业建议。
随后团队成员赴贞丰县余田半亩茶业有限公司交流学习,参观企业白茶自动化生产线,并建议利用夏秋季茶青加工红茶,获得企业认可。团队赴贞丰县长田斌达茶叶有限公司走访调研时,同学们“上茶山、进厂房”,亲身体验茶青采摘的不易,充分了解企业茶叶加工现状,在实践基础上为长田茶“走出长田”献力献策。
茶学院“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在驻村队员杨晓飞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龙场镇对门山村科技特派基地参与茶园除草劳动实践。对门山村村集体茶山共3000余亩,由于前期茶园规划不合理,维护难度及成本高,导致后期管护缺乏,茶园杂草泛滥,每年仅人工除草费用就高达二十余万元,亟需更加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次除草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茶园前期规划及后期管护的重要性,也为后续提出可行性方案打下基础。
茶学院“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利用晚上,在长田村大荞地组又开展了第二场“深度对话乡村坝坝会”,此次“坝坝会”通过交流、游戏等形式,不仅拉近了志愿者与村民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为乡村振兴收集了众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还来到了安顺市贵州金尘茶茶叶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并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金尘茶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夏秋茶生产冷泡茶、果茶饮料等产品,提高了夏秋茶综合利用率。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夏秋茶综合利用”产业队将利用学校智库优势,为全省夏秋茶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据贵州大学茶学院相关领导介绍,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夏秋茶综合利用等贵州茶产业的优势与困境,促进对相关知识如何落实的不断探索。接下来团队将会前往石阡县、普安县继续调研,他们定将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和实验数据,而是走进真实的产业场景,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将学术研究扎根于祖国广袤的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