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穿孔石刀

动静贵州微信公众号
1746400260
积分商场

穿孔石刀

石刀作为古人收割禾穗的农具,早期其实是没有孔的,一般只能用手直接握住使用,不便拴绳,因此也不便发力,效率很低。钻孔的目的,是便于拴绳。将绳索穿过孔后,绑缚在石刀背脊部,再将手指套入,确保石刀在使用时的稳定和牢固,以便发力收割,从而提高效率。钻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单面钻和双面对向钻。使用单面钻的方式时,受钻面的孔径要略大于背面,因此孔径多为漏斗状。双面钻形成的孔径,则是两端大,中间小,呈两个相反的漏斗状。铜鼓山遗址出土的那件长方形穿孔石刀,便是单面钻。瓦窑遗址出土的那件半月形单孔石刀,孔外大内小,应该是双面钻。钻孔的材料,可以选择使用比较坚硬锋利的石锥,也可以将坚硬的木棒磨尖后,在需要钻孔的位置放置湿润的细沙,通过手掌连续转动木棒的方式,进行钻孔,最后对孔再实施打磨。总之,由于工具的落后,古人在石刀上钻一个孔,是相当费时费力的。

这件战国长方形穿孔石刀,从材质看,虽历经岁月侵蚀,但能看出当时对石材特性有一定认知,会选择适合制作工具的石料。且石刀表面有打磨痕迹,说明掌握了打磨技术,使石刀有相对规整外形和较为锋利刃部,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普安铜鼓山遗址是贵州境内研究古夜郎文明的重要遗址。石刀作为出土文物之一,有助于从微观层面探究古夜郎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技术发展等,为全面了解古夜郎文明提供细节支撑 。

编辑

朱海婷

责编

飞宇

编审

罗阳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