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开启元宇宙,当 “猪司令”和“牛司令”在平行时空相遇

动静原创
1678253580
积分商场

“猪司令”和“牛司令”都是返乡发展养殖的带头人。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返乡发展养殖业,带动9个村集体和450余农户共同致富,是当地有名的“猪司令”,黎平县孺子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国邦,从上海回乡养牛创业,不当“金领”“白领”,当起了“牛司令”。

他们俩,现在一个在北京,一个在贵阳。通过5G+AI+全息投影+虚拟技术,贵州广播电视台搭建起元宇宙演播室,邀请到这两位致富带头人,跨越北京和贵阳2000多公里的距离,“面对面”对话,会内会外共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猪司令”和“牛司令”从来没有想过,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打开方式竟然是在虚拟空间里隔空对话,但是聊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两人的谈话可一点儿不“虚”。

郑培坤告诉吴国邦,他觉得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来的这个信号,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又肯定了现在他们正在发展的产业:“听了报告,我有信心把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更多群众增加收入。从原来的养猪,现在我也在养牛,也就是想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把特色产业发展好。”

吴国邦也非常激动,他说:“我们黎平小黄牛名声在外,是当地的地方标志。我自己养了将近300头,其余还发放在农户家里代养。但是现在的存栏量远远达不到我们市场的一个需求量,要大量地从外面进牛来屠宰供应当地的牛肉。目前我们在做黎平牛的保育保种工作,把数量提上去,质量保证好。”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他们俩有共同的理解;关于返乡创业,他们两人也有共鸣。

郑培坤看到正在创业的吴国邦,他觉得这个小伙子很像10年前的自己:怀揣着一颗建设家乡的决心。

生于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的郑培坤,2005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又攻读了兽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春节,正在湖北发展生猪养殖业的他回老家探望父母,看到家乡缺乏青壮年、发展滞后,萌生了回乡带领大家创业致富的想法。

2014年,吴国邦大学毕业留在上海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吴国邦说,每次回家都发现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的老人小孩相依为命。“看到老无所养,幼无所教,就特别心酸,所以想通过产业留住年轻人,我决定在老家创业!”

郑培坤和吴国邦,两位返乡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后,遇到了农村青年人才短缺的问题。吴国邦说:“我一直困惑的主要就是没有年轻人,原来做的规模比较小,养个几十头,技术要求不高,但是随着规模壮大,不管从防疫能力、管理能力、销售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

 郑培坤也感同身受:“人才你要靠从外面去引,说实话第一个成本高,第二个你不一定留得住,还是要通过本乡本土寻找一些年轻人来慢慢培养。其实从国家层面政策上面还是有很大的支持,而且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更好了,对创业的接纳度和包容度也比之前更大了。通过这么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到返乡创业的队伍当中来。社会也需要年轻人来做这件事情,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农业才有希望!”

“猪司令”和“牛司令”不仅有着相似的经历,还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让更多的乡亲们能够增收致富。两人相约,待郑培坤参加完两会回来后,他们要互相拜访,整合资源,共同为家乡的产业振兴发力。

演播室支持:胡晓丹 肖后勇 高凌宇 张维 丰盼 施剑峰

记者

秋月 万好 韩杨 张鼎珩 余苏阳 朱彬 余跃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余跃

编排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