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提升公众旅游安全意识与风险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旅游活动中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旅游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2025年10月1日,贵州师范学院协同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世界遗产申报管理办公室、贵州省统计学会、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云岩区文体广电旅游局、黔灵山公园管理处、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等8家单位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南门广场举办了“旅游安全防范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是构建高校、政府职能部门、学会、卫生系统、景区等多方联动旅游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实践,为营造安全、文明、舒心的假日旅游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午9时,活动正式启动。现场通过设立专业咨询台、布置系统化宣传展板、发放科普资料及开展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游客开展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旅游安全知识普及。
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发放的科普资料体系科学、内容翔实。其中,《旅游安全实务手册》分为自然灾害篇与事故灾难篇,系统性地讲解了旅途中最可能遭遇的各类风险及科学应对方法;《旅游避“坑”指南》创新采用案例剖析形式,聚焦虚假宣传、不合理低价、购物陷阱等九大常见旅游消费乱象,以“坑在哪里?如何避坑?”的清晰逻辑,为游客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防范建议与维权指引。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旅游安全实务手册》1万余册、《旅游避“坑”指南》2000余册,受到游客广泛好评。
活动现场,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的师生志愿者在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协同下,积极为游客答疑解惑,将专业的旅游安全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信息。许多游客表示,此次活动内容解渴、管用,有效增强了自身出游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文明旅游意识。
此次由高校、各级政府部门、学会、卫生系统紧密协作的科普活动,是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旅游安全宣教新机制的有益探索。下一步,我省将总结推广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推动旅游安全科普宣传常态化、机制化,不断筑牢旅游安全的社会防线,为将贵州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图/姚文静
文/王优、费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