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理论“黔”言·言之有理 | 推动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动静原创贵州卫视政务理论部
1763337600
动静原创

理论“黔”言·言之有理

党校是党的宝贵家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924年12月,在江西安源的一个叫“八十间”的地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党校——安源党校。首批学员由安源党、团组织各派30人参加学习。刘少奇任校长兼教员。有学员回忆“少奇同志讲课深入浅出,使同学们很受教育”。

1925年10月,中共第一所高级党校——中共北方区委党校即北京党校,在北京新街口东街的这座四合院里成立了。这是我党在北方创办的第一所党校。第一期学员近百人。罗亦农主持党校工作,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等任教员。

193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苏区创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标志着中央党校的诞生。1935年10月,中央党校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党中央决定党校恢复办学,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1943年3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毛泽东指出:“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常规班次培养各类骨干上万人,其中约65%的七大代表有中央党校的学习工作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党校顺应党的中心工作由农村转向城市、由革命转向建设,形成了由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构成的覆盖全国的党校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党校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标,锻造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改革先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

进入新时代,党校事业迎来大发展。党中央出台和修订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党校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根本问题,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新时代党校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制定出台和修订《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标志,办学治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党校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独特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2025年9月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对顺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做好党校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放眼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重视党校,也没有哪一个政党领导人像我们党的领袖这样亲力亲为谋划党校事业发展。历史和现实表明,党校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坚持“为党育才”,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

3200个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525万个基层党组织、1亿多名党员。这是中国共产党走过一百多年历程后,形成的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庞大的组织网络。如何让这支队伍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既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也是新时代赋予党校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这方面,党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本领。”这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领航定向‌。中央党校会同中组部规范地方党校基本培训班次和课程设置,分层分类开展大规模、全覆盖培训,推动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

以贵州省为例,在中组部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指导下,贵州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建立省级牵头抓总、市级统筹协调、县级具体落实的“4443”基本培训机制,即:省级党校“四个带头”,市级党校“四个统筹”,县级党校“四个保障”,构建以市(州)为单位统筹所辖县(区)培训任务落实的一体化教学格局,实现“强质量、强能力、强素质”三强目标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班次4591期,培训53.27万人次,年均培训量是往年的3倍以上。补齐了短板、整合了资源,有力保证了基本培训任务高质量完成。

坚持“为党献策”,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

“苦甲天下”的陇原如何振兴?独龙族如何“一步跨千年”?福建宁德下党如何“弱鸟”高飞?宁夏闽宁镇如何从昔日干沙滩变身今日金沙滩?……2024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中宣部共同推进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口述资料采录与整理重大专项工作,还原中国共产党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一体化推进教学科研工作,着力抓好智库建设,创新学员参与决策研究机制,为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持续贡献力量。

“关于进一步优化贵州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贵州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建议”“关于擦亮村超、村BA等‘村字号’品牌的建议”……贵州省委党校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以“问题导向、应用导向”为发力点, 积极构建“教师+学员”协同研究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从“理论端”到“决策端”转化。2023年以来,组织撰写决策咨询报告数百篇,报告数量较之前实现近十倍增长,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持续彰显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

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奋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传承党的精神血脉的殿堂,是广大党员干部十分向往的地方。这就要求党校在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上必须大大高于一般学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确保始终牢记初心、践行使命。”

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法规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将“校风和学风建设”拓展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随着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不断充盈。

两个月以上班次开展“田野调查”并列入教学计划,至少安排一周的时间,组织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开展蹲点调研,教师带着学员与老百姓同吃、同劳动,让学员接地气,让成果冒热气,让党校聚人气。这是贵州省委党校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上的大胆创新,既赢得了学员的广泛赞誉,也获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坚持把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作为加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和巡视整改,有效促进作风建设。

《干部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加强作风建设的十五项规定》《关于进一步严肃干部教育培训纪律的通知》《学员培训期间“七不准”、课堂管理“五不准”》....对学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贵州省委党校制定了一整套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既让学员们在有温度的环境中学习、在有张力的思考中提升,也让大家践行遵规守纪的作风、塑造担当实干的品格。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必须把党创办党校的这个政治优势保持好、发挥好。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在高质量育才、高水平献策、高标准办学治校上持续用力,扎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推动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撰稿:徐    超   史   亮

导演:甘畅颖   张敬国

编辑:鄢   娴    梁艳超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贵州行政学院

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贵州广播电视台

编辑

陈咏琳

责编

李江涛

编审

鞠飞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