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说起孔雀,大多数人脑海里翻腾出的第一个画面会是雄孔雀开屏时的样子,惊艳万分。不过孔雀开屏开的不是尾巴,而是尾屏!
为什么不叫尾巴要叫尾屏呢?因为一般说尾羽的时候才称作尾巴。孔雀的尾羽并不长,它那毛毛的"大尾巴"是由尾上覆羽构成的,真正的尾羽躲在尾上覆羽的下面。
繁殖季节求偶开屏时,雄孔雀翘起尾部,将长满"眼睛"的尾上覆羽竖起,只有在这时,真正的尾羽才会露出来,并不停地颤动,发出"咔咔"的响声。
这个声音有着特定的频率,就好比是雄孔雀的"发报机"。它把要传达的信息都藏在这些声音频率里。
问题来了,其它孔雀要怎么接收它发出的信息呢?原来,它们头顶上自带"天线"——那华丽的冠羽就是用来接收信号的。它相当于一个传感器,和开屏的尾羽产生共振,信号会由此传递到大脑,从而准确地判断雄孔雀想要表达的意思。也许是向心仪的雌孔雀表达爱意,也许是向周围的雄孔雀发出警告,甚至可以未见其身,先闻其声,名副其实的"天线宝宝"了,这波操作,牛!
还有个问题估计你也感兴趣: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那么, 孔雀到底会不会飞呢?先留个悬念,文章后面揭晓。
关于孔雀,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孔雀也是"鸡"
全世界有三种孔雀,其中孔雀属有两种,绿孔雀和蓝孔雀,刚果孔雀属只有一种,就是刚果孔雀。至于你在动物园见过的白孔雀,那是蓝孔雀或绿孔雀白化形成的一个品种。别看它们一幅高贵的样子,却与咱们常见的家鸡是亲戚,都属于鸡形目雉科。
绿孔雀被列为极危物种
绿孔雀的分布比蓝孔雀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许多分布地都在消失,不知道绿孔雀还能陪伴人类走多远。至于蓝孔雀,其人工饲养繁殖技术已经非常成功,方便得和在家里养鸡无异。
孔雀特别喜欢吃豌豆
孔雀很实在,从来不挑食。草丛中的昆虫蠕虫、草种树籽都是美食,再不济有点草吃也OK。也不晓得为哪样,孔雀特别喜欢吃豌豆,它的英文名peafowls就是爱吃豆豆的意思。
最后要揭晓的是:在学术定义上,孔雀会飞翔,但更多的是滑翔。孔雀被称为陆禽,善于奔走,善于滑翔。当你把它逼急了,它也就能张开翅膀扑上个2、3米,高度也就1、2米。只有在晚上睡觉时,它才会一步一步攀高枝,飞到高树上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