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信息,麻疹疫情已超出欧美范畴,日本、菲律宾、马达加斯加以及新西兰等多国疫情爆发。日本已有222人确认感染麻疹病毒,为10年来最多。美国华盛顿州截至1月30日共出现至少37例确诊病例,其中至少31名患病儿童都没有接种麻疹疫苗。马达加斯加至今已发现6.8万余例麻疹病例,其中926人死亡。菲律宾已有1.3万余人感染麻疹病毒,其中261人死亡。现在,世界多国特别是我们的邻国麻疹疫情凶猛来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麻疹预防靠个人也靠国家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疾病,即便是麻疹减毒活疫苗广泛使用的今天,麻疹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死因。在麻疹疫苗使用前,麻疹为自然感染阶段,有"出生必出麻"之说,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近260万人死亡。从1980年开始,全球大规模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2015年日本和2016年美洲区,先后宣布消除麻疹。但是好景不长,"消除麻疹"仅仅三四年,麻疹为何又卷土重来了?
我们知道,麻疹感染发病之后如果能存活,就能获得终身免疫。但是,麻疹疫苗免疫不同于麻疹自然感染,不能百分之百获得终身免疫。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初种为8个月,1岁半再复种一次。疫苗接种成功后,有2%~5%的人抗体会衰退消失以致再次失去免疫力而被感染。所以,如果麻疹疫苗漏种率达到10%~15%时,就会3~5年出现流行反弹;对于接种率达到95%甚至100%的城市,10年或15年也会反弹一次,只是城市反弹流行的病例不如农村规模大、密集而已。这也是此次麻疹暴发,日本、美国才几百例,而菲律宾、马达加斯加却是几万例的主要原因。
要严格控制或消除麻疹,单靠个人常规接种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个人不知道谁接种了疫苗谁漏种了,谁接种成功了谁没有成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人进行麻疹抗体检测,所以就要像美洲区那样采取对1~14岁儿童初始强化免疫和每隔4年对上次强化免疫没有覆盖的1~4岁儿童进行周期性强化免疫。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只能采取流行高峰间隔法,通过间隔年份甄别出每年即将到期流行反弹的地区进行局部强化免疫,方可去除隐患,避免像菲律宾、马达加斯加这样的麻疹暴发。
接种疫苗防病性价比最高
人类从以病防病的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到以伤害极小的牛痘接种预防致命疾病天花,经历了漫长的摸索,直到现代化的减毒脱毒和基因工程制造疫苗,疫苗已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而接种疫苗后有些发烧只是抗体形成中的一过性现象。我国疫苗已经形成一整套监管、约束机制,加上疫苗不良反应(AEFI)监测追踪体系,我国疫苗接种已经十分安全。
我国每年出生1500万到1800万新生儿,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2013年全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为0.1/10万剂次,其中99.08%都是治好的转归,未能治好转归的有79.52%为偶合,而死亡或后遗症的发生率仅为0.17%,低于美国监测报告的结果。我们不要被一些谣言甚至捕风捉影的所谓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所影响,因为麻疹疫苗使用半个多世纪已经十分安全有效。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与死亡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呼吁人们确保疫苗接种。
麻疹的传染性很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病例,严格控制,很容易反弹暴发。因此,家长要主动带小孩进行预防接种。对于防疫工作,要对预防接种工作薄弱地区和疫情平静且已经到反弹流行年份的高危边远地区进行甄别,并对15岁或10岁以下儿童进行强化免疫,去除暴发隐患;平时要加强疫情监测,发现可疑病例立即调查处理,无论是输入还是本地病例都须追根溯源信息共享,同时对暴发区域或危险的缓冲区进行应急免疫,遏制其蔓延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