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通达数博。5月26日至28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行。近年来,不论从市民驾车出行,还是交管部门保畅治堵,大数据助力交通筑通途,贵州智慧交通跑出了“新速度”。
信号灯能“上网”
驾车通行在贵阳,打开手机导航软件不仅能够实现路线导航,还能为驾驶员提供信号灯倒计时提醒,以及绿波车速指引。
网约车驾驶员陈师傅已有21年的驾龄,自发现信号灯能“上网”后,陈师傅感觉驾乘体验提升了不少。“方便了很多!比如前面有公交车你看不到红绿灯,就可以通过导航提醒知道还有多少秒,提前做好准备。还能提醒你开多少码可以一路绿灯,这种体验也非常好!”
今年4月,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百度地图,基于双方数据共享,应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等前沿技术手段,将贵阳市主要道路近600个路口超过2100个信号灯实时状态输送给“百度地图”导航APP,通过地图导航将红绿灯读秒、绿波提示、交通事故、道路施工、超速违法行为提醒等信息实时推送,有效提升市民交通出行体验。
贵阳市交管局科研所博士祖兴水告诉记者:“我们目前仍在不断挖掘数据应用的潜力,针对特种车辆如消防车、救护车、社会救援车辆等实现‘特种护航’,使之‘一路绿波’到达指定救援地点。”
“灯态上图”上线近两个月以来,通过对用户的感知调研,95%的用户对红绿灯倒计时体验表示满意。
数据“问诊”痛点,打通交通堵点
市民江先生家住大营坡,在花溪公园附近工作。每天驾车通勤都曾让江先生糟心不已。“从前,从大营坡的家中出门就是堵,花溪大道也堵,尤其到周五下班时候,我们常说‘晚走一分钟,多堵一小时’。现在不一样了,每个易堵点路段都有交警执勤,很多路段也调整了交通组织,确实畅通了不少,开车在路上也舒心了不少。”
不仅是江先生 ,越来越多的贵阳市民也体会到了交通通行的明显改善。记者从贵阳市交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全市交通拥堵指数排名稳步退出全国前20名。今年一月排名第59名,二月、三月排名第27名,四月排名第20名。
这也是贵阳市运用大数据发力“铁腕治堵”的成果。在贵阳市交通拥堵治理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贵阳市交通态势研判平台”。主、支干道是线,交汇路口是点,实时传回的高空摄像画面,不断滚动的数据和变化的图表构成信息采集终端,充满了科技感。
“交通态势研判平台”融合交警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对交通拥堵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治理,形成全域全时全量的道路交通运行状态感知能力。贵阳市交管局科研所民警马骁向记者介绍,“通过‘交通态势研判平台’对路口的拥堵情况,包括24小时的变化,甚至更早以前的数据回溯,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这个路口在什么时段、是什么原因导致拥堵,为调整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在交通组织调整之后,又能根据数据的变化得到切实反馈。”
此外,通过实时拥堵警情监测,对区域、道路、路段、路口的即时监控与研判,识别异常拥堵及全息路口路段中的异常时间,对固定常发拥堵感知可以提供重要拥堵治理依据,并指导路面执勤警力排班;对异常拥堵可以快速感知,并同步指挥中心及对应大队快速处理,让“治堵”更快一步。
数据来“跑腿” 业务“云上办”
驾龄16年的私家车车主周美玲回忆起十年前更换驾照的过程,不仅要去医院体检,办证也要跑多个窗口。如今,就在家附近的交警大队,通过自助终端便能即刻领证。“现在换证方便太多了!体检、拍照、办证全部一体系地在一个地方办好,省时省力。”
近年来,全省公安交警部门不断推出各项便民利民改革措施80余项。如今,通过“交管12123”客户端就能享受在线车管服务。截止目前,全省1270万驾驶人和1060万机动车车主可以通过交管12123办理的业务达45项,其中机动车业务就有16项之多。
此外,在农村地区,群众距离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县城或者乡镇距离较远,群众可以通过“交管12123”实现网上办理,证件邮寄到家,极大限度地方便了偏远山区朋友业务办理需求。
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车管处民警王远海向记者介绍:“近5年来,群众通过‘交管12123’网上办理业务9800万余笔,年均2000万余笔,业务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业务量较大的是驾驶证考试预约、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申请检验合格标志等。”
接下来,贵州将继续推出更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便民改革措施,在即将到来的6月1日,贵阳作为公安部“扩大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试点”的21个城市之一,这一措施的推出,将实现国产小客车新车出厂及查验,群众从购车到上牌可以通过“交管12123”实现选号、上牌全程网上办理,牌证邮寄到家,全程无需到车管所,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各项业务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