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三线”黔地标丨吾心安处是故乡

动静原创
172740006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贵州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了工业和科技实力,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系列报道《“三线”黔地标》,回望“三线”峥嵘岁月,砥砺奋进新征程,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动静原创

上世纪60年代起,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上千名山东人陆续从济南奔赴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从趵突泉边到剑江河畔,这群山东来客扎下了根,开启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随着时光流逝,如今他们早已将镌刻“三线”记忆的他乡当作故乡,开启了新的生活。

在都匀市沙包堡街道龙昌社区的东方机床厂小区里,上世纪60年代起,济南第二机床厂的上千名员工为支援三线建设而来,并以此为家开启了新的生活。小区楼下,有一条100多米的文化长廊,通过一张张照片和文字介绍将那段历史串连起来,从中可以了解到小区的昨天和今天。

裴广臣和李庶勉

漫步在文化长廊,93岁的李庶勉和87岁的裴广臣正在拉家常,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斑驳的生产工具,将他俩的记忆拉回到了“三线”岁月。裴广臣说,这些物件浓缩了东方机床厂小区从无到有的历程。“这是一辈子生产和生活的地方,一见到就容易‘想当年’。”

1965年,济南第二机床厂部分搬迁到都匀。当年12月,作为先行队伍中的一员,32岁的李庶勉惜别了妻子和仅2个月大的孩子,从济南乘坐火车赶赴都匀,“到了贵州之后,最不适应的是天气,经常下雨,工作服洗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都还是潮湿。”

当时选定的厂址是都匀钢铁厂旧址,李庶勉到达时,厂区满目荒凉,先行队伍住的是仓库,睡的是地铺。艰苦的条件下,先行队伍和第一批搬迁职工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2800多平方米的工作车间,之后又建起了三栋家属楼。数百名搬迁职工及家属住进了在异乡建起的新家。第一批搬迁职工、88岁的王延英回忆说:“那时候家属区房子都是干打垒,一栋楼2个卫生间。”

远离家乡的还有年仅12岁的刘汉臣,当时四兄妹跟随父母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当时买了一辆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全部都卖了,我父亲听说贵州全是山,用不着。”

从济南第二机床厂内迁到都匀的员工一共有1230人。他们在1966年国庆节前组装出了第一台B2010A型龙门刨床,这也是在大西南生产出的第一台龙门刨床。在他们的努力下,东方机床厂也发展成为全国重型机床六大骨干厂之一。

舞台剧《东方记忆·薪火龙昌》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生产越来越忙,家属楼也越建越多,在与孩子分隔的第六个年头,李庶勉将妻儿接到了身边。东方机床厂小区也由最初的3栋增加到48栋,蒸馒头的香味和亲切的家乡话充斥在小区的各个角落。

跟随父母来到都匀的刘汉臣,在一条舞动的白毛巾中见证了小区里的人情味。那时候条件艰苦,但父母常常挥动一条白毛巾,邀请单身宿舍的年轻员工到家里改善生活。“大人之间有个约定,拿白毛巾晃一晃,让年轻人来家里面改善生活,包水饺吃。”

刘汉臣

在厂区长大的刘汉臣也跟随父母的脚步进入了东方机床厂工作。然而岁月更迭,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东方机床厂逐渐停产。曾经繁忙的工厂,变成了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而东方机床厂小区历经岁月侵蚀,则变成了“老破小”的代名词。路面坑洼、积水严重、脏乱差等问题突出,让裴广臣选择搬离此地。

“原来出租车都不愿意开进来,老年人出行不方便,这是个大问题。”

龙昌社区党委书记高杨(左)

改变,迫在眉睫。龙昌社区党委书记高杨介绍,龙昌社区常住人口6238人,其中“一老一小”群体占比30%。在这片承载“三线”岁月的热土上,龙昌社区明确了打造“东方记忆·薪火龙昌”的服务品牌。

“东方记忆就是回忆东方机床厂建设者们的历程,薪火龙昌就是传承‘三线精神’,通过传承来服务我们的群众。”

以老旧小区精细化管理为切口、“十五分钟生活圈”打造为契机,龙昌社区开设了老年活动室、儿童阅读课堂等活动阵地,同时,融入“三线文化”氛围营造,拓展东方食堂、“聚心”议事亭、东方机床厂便民市场等社区服务功能。

当听到为解决“一老一小”就餐问题而设立社区食堂的消息时,原东方机床厂食堂面组班长、80岁的何大云甘当志愿者,指导工作人员做起了曾经飘香小区的山东馒头。“我以前在食堂干过,找我来当志愿者,挺高兴的,也没觉得累。”

听说小区有了新变化,裴广臣又搬了回来。“现在适合居住,挺向往这里。”

承载这批“三线人”青春记忆的三线故事以另一种方式在小区延续。今年7月,龙昌社区联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师生,将东方机床厂的三线建设故事搬上了社区舞台。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团委书记刘盛诗婕说:“感受到他们是怎么样扎根在这里,去发展新的枝芽。老人戴着红花在台上,给大家鞠躬和敬礼的时候,就感觉好像历史活过来了。”

刘盛诗婕

曾经的少年,如今已是70岁的刘汉臣受邀成为演员之一,登上舞台演绎父辈和自己的故事。“剧里面是我和父辈们的亲身经历,我希望通过演出,让更多人记住‘三线人’的无私奉献,让‘三线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为了不变而改变”,在龙昌社区文化长廊的结尾处,这七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诠释了龙昌社区正发生的一切。

今年8月,包括李庶勉在内的20位80岁以上老年人齐聚社区食堂,过了一个温馨的集体生日。食堂门口不远处,一棵当年搬迁职工种下的梧桐树高大挺拔。

站在树荫下,刘汉臣说,自己也像这颗梧桐树一样,扎根在了这里。“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父母把青春终身都贡献在了这里,所以我也不想回去,我就住这里。”

记者

黄静 王楚含

编辑

王涛

责编

王庆江

编排

陆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